原标题:拜登政府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外交部此前已回应

【快讯!拜登政府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外交部此前已回应】CNN消息,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周一表示,拜登政府将不会派出美国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此正式宣布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在此之前,《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已多次预测,拜登政府将在本周宣布这一消息。#拜登政府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媒体反复发出这种预报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已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回应:“我想强调,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美国政客在没有受到邀请的情况下,不断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完全是自作多情,哗众取宠。政治操弄是对奥林匹克宪章精神的严重玷污,是赤裸裸的政治挑衅,更是对14亿中国人民的严重冒犯,只会让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看清看透美国政客的反华本质和虚伪面目。”

赵立坚说,美方应该做的是端正态度,践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严肃对待中国关切,不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停止炒作所谓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以免影响中美在重要领域的对话合作。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延伸阅读

媒体:若美国政要没有出席北京冬奥会 只有两个原因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们期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竞技的重要机会,也是人类韧性的象征。”

这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10月底参加罗马峰会时,共同发表的《罗马峰会宣言》中所写。

刚过了一个月,美国已然忘却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或将宣布美国政府官员将不出席北京冬奥会,以回应所谓中国政府“侵犯人权行为”。

美国还创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外交抵制”,意思是政府代表团拒绝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但运动员会参加比赛。

这乍听起来好像是美国政客们拒绝了中国政府发出的邀请,但实际并非如此。

根据奥运规则,各国政要出席奥运会是由本国奥委会来发出邀请。

谁邀请?

奥运会由国际奥委会管辖,并非某一个国家。无论夏奥会还是冬奥会,其主办权在国际奥委会,举办国是承办方,主角则是运动员。

根据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和奥运会惯例,一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应该国奥委会邀请,作为注册贵宾出席奥运会有关活动。

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外交部发言人在当时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曾详细介绍过外国政要参加开幕式的有关程序。

由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联合向各国和各地区的奥委会发出邀请,各国和各地区奥委会可邀请本国和本地区的王室代表、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体育部长等出席奥运会。至于邀请谁,则是由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决定。

中方尊重各国奥委会的决定。中国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将按照惯例为外国领导人出席奥运会相关活动提供便利。

△2008年8月8日,为北京奥运会贵宾举行的欢迎宴会

当时北京奥组委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还曾解释过,奥运会的政要接待叫做国际贵宾接待,跟平时的外事接待有所区别。因为他们是受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邀请来参加奥运会的,是各国和地区奥委会的客人,通常是由这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替他们做安排。

据新华社报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职务的国际贵宾坐在国际奥委会委员区域,其他贵宾坐在主席台一侧的国际贵宾看台。

邀请谁?

中国也并没有向美国政客发出过邀请。

奥运会也是“外交盛会”。以往按惯例,东道国也经常邀请外国政要在奥运会期间访问该国,并出席奥运相关活动。

但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变化不小。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出席今年夏天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外国首脑级人物和国际机构最高负责人不足30人,远低于预期的100多人,是近年奥运会人数最少的一次。

目前中国官方宣布冬奥会受邀的外国元首,只有俄罗斯总统普京。

据俄罗斯媒体本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总统普京被邀请在冬奥会开幕式举行之际访问北京。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应询介绍,共襄盛事是中俄之间多年形成的良好传统,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应邀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次习主席也邀请好朋友普京总统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普京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据《环球时报》引述一名接近北京冬奥会举办相关事务的人士消息称,作为东道国,此次北京冬奥会期间,中方并没有大规模邀请外宾来华活动的计划。

该人士解释称,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并不适合大规模邀请外宾来华活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中方此前也已表示,致力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简约”和“安全”二词已传递出明确信息。

此前还有外媒报道称,中方可能会邀请拜登出席北京冬奥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1月12日的记者会上用了一句话回应,“我对媒体的猜测性报道不做评论。”

“中国从来未向美国政客发出过出席北京冬奥会的邀请。”在《环球时报》11月29日的报道中,上述知情人士明确说明。

“抵制”什么?

无论是否被邀请、被谁邀请,在“抵制北京冬奥会”这件事上,美国国内部分议员可谓“不遗余力”。

最开始他们期望“取消北京主办权”“全面抵制”,逐渐演变为所谓的“商业抵制”和“外交抵制”。而且无论哪种“抵制”,美国政客们给出的理由都是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

这个“套路”有点眼熟。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佩洛西作为美国国会众议长就要求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政府“抵制”北京奥运会,当时她的理由是所谓“西藏人权问题”。

不过当时,布什不仅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成为了第一位在任期间出席在他国举办奥运会的美国总统。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来北京出席奥运会的国际贵宾包括54位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9位王室代表、1位地区负责人和4位总统夫人。

时隔13年后,佩洛西再提“抵制”北京冬奥会,理由换成了所谓“新疆人权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这些美国政客喊“抵制”如何起劲,响应者也是寥寥。

北京冬奥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17日,来自欧洲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奥委会已提交了14000多条注册申请,仅美国奥委会就提出了1528条。

美国奥委会主席苏珊·利昂斯表示,抵制只会不公正地“惩罚”运动员,她不希望再听到抵制冬奥会的说法。

立陶宛奥委会发表声明说,奥运会属于全世界,国际奥委会坚持政治中立原则,各国奥委会都有义务参加奥运会,以政治原因要求运动员放弃参赛不公平。

日本奥委会主席山下泰裕在参加中国驻日本使馆主办的“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之家主题展开幕式的讲话中透露,日本将派出大规模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

综上所述,如果这些美国政要们没有出现在北京冬奥会现场,要么是美国奥委会压根没请他们,要么就是他们拒绝了美国奥委会的邀请,不想去现场为自家的运动员加油助威。

所以,他们到底是在“抵制”本国奥委会,还是在“抵制”本国运动员?

借用一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1月29日记者会上的话:

一届成功精彩的奥运会,需要的是冬奥大家庭的共同努力,而不取决于个别国家官员是否出席。希望个别国家摆正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