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没见过这样的纪录片。

一开头,就是导演自称“废柴”的一段独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叫张景,是一名纪录片导演,由于上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成功,他“狂”了。

下一部要做电影,而且目标直接锁定院线。

至于票房——

他顿了顿......

一个亿。

这段独白就出自——

寻找手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张景和副导演兼“交际花”喻攀开始了纪录片的拍摄之路。

虽一直自谦“废柴”,但他们所做的事,意义非凡。

因为他们记录的,是不少早已失传的手艺

这一站,俩人回到老家,湖南省洞口县。

之所以把喻攀戏称“交际花”,就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手艺人,都是他找回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他又在老家的一个镇上,找到了方圆几十公里,最后一个做秤的手艺人,朱宣堂老大哥。

碰上拍摄当天,朱老大哥向我们展示了做秤的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最重要的,是刻度。

用手艺人的话来说,就是“星星必须要开眼睛”,如果没亮,就等于没开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确认刻度,是每个做秤人都必须严格恪守的数学公式。

这套公式和经验,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此外,如何让秤身笔直,看起来有股发亮的黝黑,也是门学问。

需要依次刷上石灰水和青矾水晾干。彻底干透后,刷上五倍子熬的水,再晾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了,秤身也就黑了。这是做秤的又一个诀窍。

最后经过打磨,一把旧秤的维修工艺就完成了。

走之前,导演特意买了一把秤。

老大哥知道他们不过是买着玩,但依然坚持调试。50斤的砝码,误差不到三两。

因为他一直强调说:这手艺弄不得半点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回想,像这种传统的秤杆,现在几乎很难在市场上寻觅到它的身影。

它们仿佛在历史的舞台,慢慢隐退而去。

可回望时代发展进程,消失的,又何止秤杆这门手艺本身呢?

虽然近些年,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手艺的保护,可要让这些手艺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并非易事。

事实上,现在许多传统手艺,仅仅存在于个别老人手里了。

80多岁的坎温老人,每天就坐在墙角做伞。

从伞头开始,没有任何工具辅助,凭感觉锯开,但开口必须刚好是3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伞头后,就是骨架。直到黄昏,坎温才把骨架全部做好。

或许是为了配合拍摄,第二天,老人特意换了身好看的衣服。

一袭新衣,宛如年迈的手艺人向新世界敞开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伞头锯出小槽,把昨天做好的骨架用线穿起来,埋在伞头里。

大骨架包着小骨架,里外都是30根。

骨架有了,就开始做伞把儿。

先挖一个装弹簧的孔,捆紧伞把。

然后把弹簧硬塞进去,削去多余的部分,这个灵活开关就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架和伞把准备就绪,就可以固定骨架。

和往常有点不一样,坎温老人手有点抖,他连续拉了几次,线都断了。

直到第八次,老人才终于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把当地特定的纸进行一番裁剪和粘合,伞面也做好了。

最后就是上色。

晒干后刷油,整理一下伞面,一把精致的油纸伞完成了。

几年前,这儿做油纸伞的手艺被大众媒体发现时,村里还有四位老人在做。

如今,三位老人相继离世,只剩下坎温老人。

看到还在孤独坚守着油纸伞的坎温老人,肉叔突然想到戴望舒的一句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伞是中国发明的。

直到今天,现代伞的结构和形状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伞的传承,靠的就是手艺人们的坚守。

纪录片推出之后,不少观众网上留言说要买伞,统计起来至少有20把,导演组收到消息后,立马给坎温老人家里打电话。

却得知……

2018年2月,坎温老人去世了。

靠着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被世人遗忘了的手艺,一直坚持到消失在生命的尽头。

有些手艺消失了。

就连它们为数不多的守护人,也在时代无情的列车鸣笛中,无声消失。

这让张景更加坚定要继续做《寻找手艺》系列纪录片的决心。

然而,在开拍前,喻攀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要生活吗?

当你想我的下一顿饭在哪,我儿女的学费在哪时,你还有什么心思剪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张景当初只用了一句话就说服他——

我们留住了坎温最后的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喻攀一听,无奈地叹了口气,嘴角却是按捺不住地往上扬。

他明明是放不下那些被时代抛在后头的手艺人们。

就这样,虽然没钱,也没有超前的设备,他们却早已感染上如他们拍摄的手艺人一样的执着精神。

为了拍这部片,喻攀辞去原来的工作,现学录音。

张景卖掉北京一套房,买来一些二手设备,和喻攀一同浩浩荡荡地走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辗转23个省,拜访了199位手艺人,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下144项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

预算不够,张景只好自己做后期,片子都剪了60多遍。

剪完片子就去找能播的电视台,没想到因为“太土了”而惨遭拒绝。

最后,张景选择把自己的心血上传到B站。

能不能赚钱是一回事,起码得让它有被看到的机会。

正如导演所说:

“没办法,已经山穷水尽了,连一分钱的推广费都拿不出。只想着传上去有人看也好,对于被拍摄的手艺人,就有意义。”

在这部“老土”的纪录片里,我们看到了浮躁世界外,独具匠心的手艺人,也看到了那些面临消亡的传统手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亡。

要延长传统手艺的生命力,不仅仅需要手艺人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要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的活力。

匠人精神和坚持与创新是一脉相承的。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创行业赶上了好时代,像这几年突然在年轻群体爆红的故宫文创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在文创业里,最出圈的莫过于手工刺绣。

就在前段时间,还兴起一阵十字绣风潮。

不仅如此,现在手工刺绣以艺术藏品和时尚奢侈品双重身份不断出现在各种拍卖会,还出没于各种时装走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羌族刺绣传承人杨华珍老师,在成都成立的工作室,指导社区妇女进行刺绣,跟国际品牌植村秀、星巴克等都有过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华珍老师(中)在指导学生

刺绣,不仅是传统民俗文化中最耀眼的一颗星,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到底凭什么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纪录片《守艺》中展示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民族刺绣,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先是壮族刺绣。重喜彩,对比强烈,色彩斑斓。

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舒展大气,却华而不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家的女孩都特别美,她们将自己的美记在刺绣上,图案讲究规整对称。

单色绣,典雅凝重。彩色绣,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羌族作为最远古的民族,妇女们农闲时做普通针线活,后在长辈口传下不断发展创新。

特别是挑花刺绣,她们无需打样,凭着娴熟的技艺,绣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且富含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族织锦最大特点就是制作精巧,富有夸张和梁满色彩,在纺、织、染、绣方面有本民族特色。

白沙县黎族人民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有海南"双面绣"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坐其中,穿针引线。与其说刺绣是手艺活,不如说是心与艺术的交流,灵与美的接触。

其实稍微了解过刺绣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

精致、灵气是刺绣的外在。

但外观艳丽、层次分明的针线下,是绣娘们的妙手偶得。

如果说诗人是洋洋洒洒,那么绣娘们一定是起起落落。

千万条彩线,经过她们十指春风,在织布上轻盈穿梭,便绣出中国最独有的绚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因守艺,而传承”。

有了坚守,才有传承。

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积极融入时代。

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利用自己的力量,让中华传统技艺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艺的传承,每个人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