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0日,中国慢病协同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在北京、杭州、郑州、昆明四地同步举行,共有6家试点示范单位、50家评论员单位以及1000余家观察员单位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慢病协同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服务超过9亿中国县域人口,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联合发起,赛诺菲等企业支持,分为探索期、试点期和复制期三个阶段。在为期一年的探索期期间,来自5个县的6家县医院将作为首批示范单位,根据专家制定的慢病管理要素、标准和流程进行实践,通过“点,线,面”的带动,将实践成果逐步覆盖全体县域医院集群。

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慢病协同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执委会孔灵芝主任表示:“后疫情时代,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与体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还需加强基层的慢病管理能力建设,在平时状态下实现全面慢病分层管理。随着项目的开展,希望能逐步引领中国慢病管理向多部门协同支持、慢病全流程共管、政府与各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转变,同时为我国慢病领域政策的指导和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慢病管理环节具体有哪些现实难题需要解决,怎样才能帮助基层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中国慢病协同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将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当前慢病管理需要解决3个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慢病协同体执委会副主任贾伟平教授说道,目前要建立符合我国现状的慢病管理模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三个重要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一,多部门、机构一体化管理的问题

不同的医疗机构、预防部门及各级相关管理层,目前对于慢病管理的支持还未实现有效的衔接,缺乏一体化管理,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的对接问题

衡量慢病人群是否被管理好的标准不只是统计登记在册的患者数量,更重要的这些患者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

真正管理到位和只是登记在案存在天壤之别,把基层患者管理好,不仅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技能,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但目前这个机制和现有的薪酬制度没有完全对接起来,只有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完全建立起来,才能真正调动一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智能化设备评价标准的问题

要把大量慢病患者管理好,需要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方法,比如通过穿戴式设备直接采集患者数据,但是穿戴式设备的质量和评价标准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尽管患者每天通过佩戴手表就能知道自己的步数、心率等数据,但是设备的准确性和使用管理还需要设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

慢病回归全流程管理闭环推动医保支付向结果为导向过渡
孔灵芝主任介绍,中国慢病协同管理体系最大的亮点是让慢病管理回归全流程管理闭环,即预防、早诊、治疗、康复、随访健康教育。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形成符合价值医学特点的规范性操作方案和流程。
在现有临床路径和固有的临床方法实用化基础上,加入卫生技术评估。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体制、信息化、能力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特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激励机制,现阶段可以引入商保概念,推动未来的支付方式转变以结果为导向。
以结果为导向的证据,除了可以帮助医保省钱,还能让慢病患者依从性更好,行为更规范,达到控制病情、降低严重并发症或者让更多人晚得病的目的。
项目启动后,来自基层的示范单位将获取一线数据和管理经验,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不断赋能医生、患者及相关医疗企业机构,构建县域的慢病管理体系,探索中国特有的个体化与标准化结合的慢病管理模式,为慢病领域政策的指导和制定建立基础。
赛诺菲作为项目支持方,也将积极参与其中,“赛诺菲将充分发挥自身长期在慢病管理领域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多年来扎根县域的资源优势,我们希望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县域及社区共建全生命周期的慢病管理。”赛诺菲普药全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贺恩霆博士表示:“为了逆转中国慢病蔓延的趋势,并在未来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的健康需求,我们将融合各方力量,建立多元化发展的医疗生态系统,不断推出整合创新的慢病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县域慢病管理模式为基层提供新思路

在探索期期间,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以及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六家医院作为此次项目的首批示范单位,将围绕全流程智慧慢病管理,慢病管理信息化,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慢病管理长效机制,平时与应急协同,构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五个主要课题分别展开县域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

上下滑动显示

全流程智慧慢病管理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于去年年初成立了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并在同年成为“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单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流程智慧慢病管理模式。针对仍然存在的不足,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将加强社会、政府、机构、患者等多方之间的融合与协作,打造“健康·家”互联网+医护康养全流程融合服务平台。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院长许士波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院初步探索的这一套慢病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认为只有在协同管理的发展理念下,走多部门多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子才能破局重生,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建立医护康养的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模式,形成完善的医疗服务闭环,让更多百姓获益。”

慢病管理信息化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于去年展开了“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与多家分院组成紧密医共体,针对医疗支出增加、政策保障与多部门协作存在短板等难点,在下一步的探索中,将通过培养基层医疗护理康复团队,完善全专科门诊、慢病筛查、健康体检、家医签约等环节,创新嘉善数字医共体,贯通线上、线下连续性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打造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黄伟强表示:“嘉善县慢病管理中心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慢病预防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作为首批示范单位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慢病管理新机制,拓展慢病医防融合新内涵,努力开创平时与应急状态结合的慢病管理工作新局面。”

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慢病管理长效机制

作为全省首个“心脑血管病防治基地”,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在构建精准医防融合体系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组建了“1+1+N”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取得诸多成效。

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院长董寅表示,为解决目前存在的基层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尚需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将以慢病管理为特色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探索慢病医保+商保协同激励机制,继续推进慢病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慢病管理协同创新模式。

平时与应急协同

由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牵头,与28家乡镇卫生院组建成为两大医疗健康集团,通过开展家庭医师签约、互联网+医疗护理服务,建立物联网慢病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等多种形式,已经初步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党委书记、院长祝亮指出,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基层县域的慢病管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不足,医生缺乏连续有效的监测数据,难以精准诊疗,各部门间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协作模式等。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院长赵焕东表示,将以建立平时与应急协同的慢病协同管理体系为目标,探索组织、机构间的长效协作机制,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慢病数据采集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县域慢病管理的发展。

构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近两年针对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防融合展开了研究和实践,相关成果已实现国内领先水平。面对慢病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标准流程、缺乏慢病智能化管理平台、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健全等现状。

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院长罗开富表示,在今后的探索中,将通过倡导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转变传统绩效评价方式,建成评价医共体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充分融入并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干预手段;并利用信息智能化手段打通医疗机构与业务层级间壁垒,促进大健康与医防融合,推动慢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项目除了以上六家医院展开试点以外,还在全国500家县域医院进行实地调研,为基层慢病管理提供更多的样本支持,到2021年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将基于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出台首本《白皮书》,从政策、商业模式和产业化层面形成对县域慢病的系统指导,充分体现价值医学理念,构建完整的县域慢病管理体系。在不远的将来,慢病将不再成为困扰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健康问题,慢病死亡率的拐点也将提前到来,慢病全方位协同管理助力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基层医师公社,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