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一块草坪突然火了!

许多人来这里

就为了躺一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现场一位市民所言,来这片草坪的很多人,都体验到”不花钱的快乐”。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就躺在这里发发呆。

“只要天气好,我每天中午都开车过来,和先生一起午餐,然后一起在这片草坪上躺一会,午休。”今天中午,最近走红社交平台的上海徐汇云锦路地铁站附近草坪上,市民辛女士和老公栾先生正躺着午休。

放眼望去,草坪上躺了二三十位正在午休的白领,有的独自一人躺着,大部分则和同事一起躺。

“这块草坪建成应该好多年了,最近有人发了社交平台火了以后,来躺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来晚了还找不到好的位置。”一名午休的白领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躺满了人

来晚了还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从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5号口出来,向前走两三分钟就能见到最近火出圈的网红草坪。这个狭长形、呈阶梯状的草坪是一处商圈的配套绿化。因为躺着舒服,社交平台上不少人称之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草坪。有人则评论,蓝天、白云、微风、阳光,这是最有松弛感的午休。

正是午休时间,记者看到,陆续前来草坪上午休的白领不少,最多的时候大约有二三十名,而据现场的白领说,这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4月份天气最舒服的时候,躺满了人,来晚了还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小姐和两位朋友正在“发呆”

辛女士和栾先生夫妇属于较早开始在这片草坪上午休的人。“公司今年年初搬到了旁边写字楼,然后我发现这片草坪挺适合午休的,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挺舒服的。”栾先生介绍,从3月开始,天气转暖,在草坪上午休的人就开始多起来,4月是最舒服的时候,现在5月其实有点热了,接下去到6月的话,可能就会太晒了,估计不适宜长时间在此午休了。

辛女士的上班地点刚好也在附近,天气晴好的中午,她会开车过来,和先生一起午餐,然后在草坪上躺着休息,“开车过来也就10分钟,所以每天我们基本上都一起午休。以前在草坪上午休的人还不多,有人把照片发在社交平台之后,来躺的人就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经常来躺,所以在照片中出现的概率还挺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拍照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

记者注意到,因为从3月就开始躺了,他们特地准备了一块防潮垫,一方面可以防止草坪的潮气,另一方面可以躺得更舒服一些。

下午1点25分,栾先生收起防潮垫,因为1点半是他要回公司上班的时间,夫妇二人一起离开草坪,结束了又一个午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班族:

加班补觉,睡草坪更接地气

不远处,周先生独自一人躺着,刚从上一个打盹中醒来,“今天是躺在这里午休的第四天,我一般从下午1点睡到2点,最近工作太忙了,经常加班,中午一定要补个觉。

原来,周先生就职的公司最近为了电商平台大促销活动时常加班,今天凌晨4点才下班,“我们公司是今年才搬到这里写字楼的,之前在大宁那里,附近有大宁公园,但是找不到适合躺下来睡觉的草坪,所以我一般中午找一个合适的室内场所午睡,搬到这里以后,也去室内场所午睡过,但后来看到很多人在这块草坪上午休,我也尝试了一下,觉得不错,蓝天白云,有阳光的日子,晒在身上暖暖的,很接地气。

周先生说,这个草坪设计的确很适合躺着,但也要穿着合适的衣服,那些镂空的衣服就可能会比较扎,所以衣服要合适,或者准备一块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集体放松:

以前中午趴桌上午休

现在吹着微风更舒服

唐小姐则和两位同事一起在草坪上午休,“我们公司是4月底才搬到这里办公的,比起那些在这里躺了几个月的‘元老’,我们属于新人,吹着微风,晒晒太阳,看看蓝天白云,还挺舒服的吧。”

唐小姐告诉记者,在之前办公的园区,他们中午都不出去吃饭,而是叫外卖,因为周边没什么好逛的,“以前在办公室吃完午饭之后,大家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搬来这里后,最初是打卡一个个餐厅,然后散步,到处逛,熟悉环境,现在逛得也差不多了,该停下脚步休息了,发现大家都在这块草坪上休息,我们也就坐下来休息,累了就躺下来,现在来了有三四次吧,真挺不错的。”

记者注意到,因为草坪周边都是写字楼,所以,像这种同事集体在草坪午休的情况最多,有的准备了垫子,各自闷头大睡;有的是聊天,聊生活、兴趣爱好,就是不聊工作,暂时放空、放松;有的是各自刷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坪7年前就已建成,

这种模式可以被复制”

5月21日,记者采访到了这片草坪的设计师,聊聊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该草坪的设计师之一葛力源也在现场“躺着”,他来自海外设计事务所Sasaki公司,这片爆火出圈的草坪就是他们公司所参与设计的,他告诉记者,这里7年前就已经建成。除了这片草坪以外,周围的徐家汇跑道公园等设施也是他们的作品。看着自己和团队设计的作品如今爆火出圈,他笑言“感觉家长看着自己孩子拿奖了一样快乐”。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形容这片草坪很符合人体工学,夸奖设计师一定是个“鬼才”。那么当初在设计时是否真的有考量过人体工学方面的数据呢?对此,葛力源表示,其实草坪一开始设计的台阶是直的,但考虑到观众坐上去会不舒服,他们团队专门去研究了人体工学,发现110度的角度是最舒服的设计,于是就做成了如同海边躺椅一样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社交媒体上不少人称赞草坪设计师(源自网络)

此外,葛力源透露,草坪的高度和宽度也是有讲究的。台阶的高度在500mm左右,宽度则在1050mm左右,这些都是通过反复设计得出来的最舒服的尺寸。“我们就是问题解决思路,如果再高的话水土容易流失掉,目前这个高度已经是极限,就是为了让大家能舒舒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力源提供的设计概念图(受访者提供)

随着汹涌的社交媒体传播

这片草坪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

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

也纷纷喊话“求复制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样的设计是否可以被复制呢?

对此,葛力源回应道,当时是带着问题解决思路设计而成的,但是随着“公园20分钟效应”的日渐火爆,越来越多的市民也有了想要拥有这样一片草地的愿望,在他看来,这样的模式是可以实现复制的。

看到眼前热闹的草坪

葛力源欣慰地说了一句:

“能给大家带来片刻的情绪价值

就是有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