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在台协会”此前透露,赖清德就职活动上美方会派出5名人员参加。包括美国在台协会主要负责人,分别曾担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美国副国务卿的两名前官员。

相关人员配置未触及中美建交基础的不与“台独”官方往来红线,而美国前高层官员的行程,显然能够向岛内势力阐述美国在台海的实质意图及政策。在战略模糊的政策表层下,进行鼓动及助长“台独”的实质。赖清德就职演讲稿中,密集出现“台独”内容,相比蔡英文在“台独”方向上更进一步。岛内此前有舆论指出,赖清德讲稿内容需经过美国核准。这一情况下,美方对“台独”的扩散采取默认态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赖清德就职发声祝贺。除此之外,处于美国体系下的日本、韩国,分别派出国会议员参与赖清德就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继续以“台独”作为自身政策基础情况下,美、日、韩三方继续对其予以支持,这是明显的站队动作。在此基础上中方与三国间的关系,显然并非融洽和睦的。台湾问题是中方核心利益所在,各国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在和平时期可以视作各国是否有意与华走近的风向标。在战争时期,可以作为辨明敌友的判断基础,美日韩三国部分势力同中国间的关系,在向敌人这一方向滑落。目前,全球格局正在迎来整体性重塑。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规模上波及全球范围的混战,战争结果以硬性方式塑造了全球秩序、势力范围的基本框架。

在那之后,战后格局经历演变并遭受冲击,主体框架尚在维持。二战以来二战框架下引发全球局势转变的事件包括,解放战争中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中美西方扩张浪潮在朝鲜半岛被硬性截断、亚非拉各国反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中美建交、苏联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撤出阿富汗,冷战后的美国地缘扩张时期落幕、地缘收缩时期开始。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的接连爆发。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在对战后格局框架构成冲击。战后格局建立在中、美、俄、英、法五国共存,以安理会形式对全球共治基础上。

美国以北约实施对俄包围及裂解,在促使苏联解体基础上,寻求继续裂解俄主体区域。这在崩解战后秩序的基础实力对比,乌克兰战场中俄与美西方形成相互消耗的对撞。双方在冷战时期强行遏止的战争势能,在当下爆发为乌克兰战场的长期战事。中东区域以色列充当着西方体系的前沿门户,是西方体系与伊斯兰体系交锋的前沿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随着以色列全球形象与地位的坍塌,西方体系在地缘层面迎来收缩期。俄、英、法均已卷入战事中,中美间的各自克制,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未在正式战场上启动的一大原因。

台湾问题则可以是引发三战的诱因,美方未收敛在台海鼓动“台独”的已有方针,这在将中国继续推向与美方对立的方向。普京访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后,普京于5月20日致电中方,指出访问在推动中俄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事项,双方将在双边、地区与国际热点问题上密切合作。同在5月20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上合外长会期间同俄外长会晤。俄外长拉夫罗夫指出,俄方明确支持中方实现统一。中俄间推进的合作,在为两国各自战略意图的达成,增加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