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魔都小房弟团队

买房记得找小房弟哦,以下是正文:

这两年“倒挂”是上海楼市最热的词条,几乎所有的楼盘都打着“倒挂盘”的口号在做宣传,仿佛楼市遍地是黄金,随随便便买个楼盘都是净赚百万。

但我们也发现,很多所谓的“倒挂盘”都是低积分,甚至没有触发积分,那么是大家放着皮夹子不捡吗?

所谓的倒挂,其实是上海楼市最大的骗局。

Part1 倒挂的成本和风险,你考虑了吗?

第一, 现在绝大部分新房都是期房,平均从认筹到拿房的时间在2-3年,所以存在资金成本和等待成本。

假设2年拿到房,平均资金成本假设5%(无论是首付还是贷款),契税假设2%(实际可能是1-3%),两年里实际成本已经高达12%!

虽然有人会说房贷总额没变,只是提前还了而已。但是你的整体房贷周期被提前了2-3年,折现率需要充分考虑。

期房等待期的租金成本,按照1万/月假设,两年高达20万+。或者换种算法,假设这个阶段你已经拿到房租出去,那么按照上海的租售比至少也有个1.5%的总成本损失。

另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成本。

假设你是卖了旧房去打新,还有前手交易的成本,包括二手房作为卖家承担的税费中介费等。

那么整体的前后加起来的总成本很可能超过15%,更不用说换房和买房的艰辛,甚至是导致的家庭矛盾,也不能被忽视。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新房没有一定程度的倒挂,可能本身就不值得买,特别是那些卖房打新的人,压根和赚钱没关系。

第二, 你的期房一定能顺利拿到吗?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随着民营房企的大面积暴雷,期房的风险进一步提高。

举个例子,宝山上大经纬城市绿洲6期,通过中介和渠道做了推广,不少媒体甚至有板有眼地给出了倒挂率(无任何冒犯同行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据网友爆料,经纬学府阳光项目在2021年3月认购结束后,已经停工半年以上,期间业主与经纬沟通后,经纬进行了“表演式复工”,给业主提供了假复工的照片,并没有实质复工的迹象。

业主们只能不断去各种渠道维权,如果没有当时鼓吹的倒挂率,会不会有些人就能避坑呢?不胜唏嘘。

Part2 新房供应加速,倒挂终究会逆转

这两年由于特殊事件和火爆行情,上海楼市正在进行加速供应。

根据CRIC的数据,2022年第3季度上海供应面积约316.8万平方米,为2019年至今最高。排名第二的是2021年第四季度,供应面积约为310.69万平方米。2021-2022年来,上海楼市持续高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第五批次,上海前五批次累计共推出59062套房源,按约8万套新房供应计算,第五批次之后应该还有1-2批次新房入市。

预计第四季度供应量应不少于第三季度,由此看来,2022年全年商品住宅供应量或将刷新2021年峰值。

从交易量角度看,上海是全球最大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一直以来二手房都是上海楼市的主角,而一手房占比在30%以内。

但是情况在发生扭转,还是根据CRIC的数据,一手房的占比在悄悄上升。2022年至今,上海一手房成交占比已经提升至44%,未来很可能与二手房平起平坐。

毕竟政府也缺钱,土地和新房永远是最快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土地的供应还在加速。随着2022年宅地供应的继续增加,未来上海新房会迎来高峰期,在整体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新房甚至可能会反超二手房成为主角。

一旦新房成为主角,很多倒挂会逐步地、分区域地消失。

Part3 倒挂不是躺赚,而是你的安全垫

那么倒挂就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

首先,明显的倒挂区域,以及核心区域,请放心冲吧!

海量的土地供应,只会出现在还有空地和旧改的区域,很多区域已经完全成熟,新增供应有限,未来房价还是以现有二手房为基础。比如复兴珑御等楼盘,肉眼可见的绝版。

另外,很多楼盘的倒挂确实离谱,那才是真正的红盘,即使二手房回调影响也不大。比如保利大宁等楼盘,倒挂得过于离谱。

其次,正确地认识倒挂,别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你的安全垫。

因为你的期房有倒挂,所以当未来楼市出现转冷的时候,你才能有足够的安全垫去承担风险。让周边高位接盘的二手房先去扛雷吧。

最后,那些没有倒挂或者倒挂极少的新房,就别碰了。

考虑到你的交易成本和资金成本,以及新房的交付风险,如果你的新房还不如周边二手房均价(不是简单粗暴的均价,而是折算房龄/品质后的),那就别考虑了。

如果你对楼盘倒挂还有疑问和想法,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找小房弟聊聊,欢迎咨询。

以上是魔都小房弟团队的观点,如果你买房碰到问题,可以随时找小房弟聊聊,欢迎大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