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壮编辑/大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一直是被国家以及老百姓们关注着的,于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时不时的就有城市要“扩张”的说法。对于大部分发展较好的城市比如一些中心城市来说,它们都有一个扩容的梦。只不过有些只是在民间流传,而有些在相关的文件中明确的提出了扩容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将西安与咸阳合并,让武汉合并鄂州等传言。

其中西安与咸阳合并的说法最早从二十多年前便开始流传了起来,甚至有人构想出了“三分咸阳“,就像11年合肥、马鞍山、芜湖三分巢湖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许多城市的“扩容梦”都碎了

西安与咸阳的合并的说法能够流传这么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两座城市从历史来看,可谓是同根同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阳是秦国建立的新都城,最初只在渭河以北地区,随着后来的扩建渐渐的发展到了渭河以南。而如今的咸阳与西安的地区在秦朝时都属于咸阳地区。

有学者发现,如今的咸阳市的位置与秦国最初的咸阳区域高度重合,而西安的位置则与后期扩建的范围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国灭亡后,咸阳因为战场沦为了废墟,不过之后的汉朝都城“长安”便是在这座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在之后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重建长安城并进行了扩建,最后以“安定西北”之意将其命名为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西安沿用的是明朝的称呼,而咸阳则沿用了秦朝的称呼,也就是说它们在两千年前真的是一家,再加上如今的咸阳市与西安市非常接近,有人认为它两是中国地理位置最靠近的地级市了。

所以也难怪经常会有人提议将两个城市合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的那段时间咸阳确实归属过西安,不过在1984年分离了出去并将咸阳地区改为了咸阳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可惜两个城市合并的提议也就只是提议而已,根据最近召开的西安咸阳一体化工作专题会议中的信息来看,两个城市合并的可能性已经彻底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次会议中的重点内容有,第一、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第二更好发挥西安领头作用、咸阳主体作用、西咸新区纽带作用。

这些信息不但表明了西咸一体化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而且还强调了咸阳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咸阳与西安在地位和作用上是平级且同等重要的,可能在未来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像一座城市但是并不是通过合并的方式来实现,而是合作的方式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西安都市圈的规划发布后,这两座城市合并的可能性就已经非常低了,因为在规划内并没有留下合并的可能。

而在去年12月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一些城市为了做大做强过度的依赖扩容。扩容一般就两种方式一种是撤县建市或者是撤县建区,一种是合并周边的其他地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先进行扩容的是之前提到的合肥,它联合了芜湖与马鞍山在11年“三分巢湖”。还有成都将简阳纳入了自己的管理中,并将双流县改为双流区同时还将郫县撤县设区更名为郫都区。

有人不懂县与区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县的财政是县管,而区的财政是市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举动有多大好处呢?首先城市的面积、人口数量以及GDP总量都会上涨,其次可以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并且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为了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有过扩容的想法或者行动,不过可惜最近十年来除了五大省会城市外,还没有其他成功合并其他城市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是以合肥和成都为例,合肥扩容前,中心城市规模较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规模差距也较大,再加上由于划江而治的问题,使得巢湖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05年安徽政府就提出了将巢湖部分或全部并入合肥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09年到11年连续三年间,安徽省的人大代表都提出了调整行政区划的请求,在10年全国人大便展开了对于这项请求的调研工作,在11年最终同意了调整行政区划的请求,结果便是巢湖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并入了合肥、芜湖以及马鞍山。在扩容后合肥市的面积便从七千多平方公里变成了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面积增加了四千四百多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容后合肥不但扩大了面积,还增加了经济体量,并且还拉进了其他城市的距离,提高了区位的影响力,并且从十年来的发展数据也可以看出它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增快,在省内的影响度也提高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成都扩容,是因为它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的选址,在当时由资阳市管辖的简阳市,所以为了解决这座机场的管辖权,在15年成都提交了将简阳市交由成都市托管的请示,并且16年资阳也提交了变更简阳市代管关系的请示,于是在16年4月四川省向国务院提交了这份请示,1个月后国务院同意了此项请示。

直到19年简阳市启动了撤市设区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面融入成都。此次扩容后,成都的面积增加了两千多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扩容增强了城市的辐射能力,那么目前为什么会从政策方面控制城市的扩张呢?

其实在2020年以前,国家对于城市合并以及撤县设区是持鼓励态度的。从近十年来的五例成功扩容的案例来也看的出,首先不会管扩容的城市之前的面积,因为案例中有长春这种超过两万平方公里的,最小的合肥面积也达到了了七千多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所有扩容的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省会城市,而扩容的过程比较漫长,流程也较为复杂,一般省会城市会先向省级政府申请,省级政府同意后再由它来向国务院提出申请。

并且不管扩容的原因是什么,都存在一个目的,那就是强化中心城市,比如合肥因为行政区划存在缺陷,成都市因为机场选址,但是这些背后都是回了发展自己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种情况在2020年以后就发生了改变,因为国家发现这种扩张已经有逐渐演变为无序扩张的趋势,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区域的发展就不再是利大于弊了,并且会对周边城市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是因为疫情时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大城市中,为防控带来了严重的难题,并且这种问题还有加剧的可能。所以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这条政策就意味着它们的扩容梦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外延式”扩张走向终点将被“曲线扩容”的方式取而代之

虽然国家强调了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市的无序扩张,但也不是直接一刀切了,只是会更加严格,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不是不让城市发展了,并且还给出了另一种发展的方案,也就是都市圈经济一体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发展自己城市也不一定非要通过合并扩大行政区的方式来,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城市合作提升群体的竞争力,最终将整个都市圈都发展起来。在过去两年内先后围绕中心城市成立了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面提到的西安咸阳一体化就是如此,从推动西安与咸阳实现城市功能全方位对接以及优化中小城市加快产业的发展等具体措施来看,都明确表示出了这种方式是多个城市的对接,而不是将其变为一个大的“西安”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5月西安咸阳一体化领导小组就部署了22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创新协同以及产业协作,加快一体化的进程。并推动更多项目、企业以及产业在咸阳落地,缩小咸阳与西安之间的发展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以上种种迹象以及措施来看,都市圈就是充分的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来帮助同个圈子内的城市发展,毕竟在都市圈的时代,不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而是抱团合作的区域之间的竞争。

“都市圈”这一术语最早是来自于日本的,不过由于翻译以及理解不同所以对于它的定义也不同。目前来看,中国比较认可的关于“都市圈“的概念是“将一个或者多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然后以发达的交通通道为脉络,将核心城市以及外围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都市圈并不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我国在14年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其实最早要追溯到从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点的南京经济区,因为可以说它就是之后南京都市圈的前身,而21年正式批复的南京都市圈,也正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复建设的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市圈是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一种空间现象,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城市群体空间组合类型。

所以以后加快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打通城与城间的隔阂,共享资源互惠互利,让交通更便捷,让人民的生活更方便才是城市发展的主流。比如今年2月份武汉就打破了传统的区域划分的限制,在武汉与鄂州的交界处规划出了一个横跨两市的武汉新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开始严格控制撤县设市或者撤县建区的做法只是因为察觉到了无序扩张带来的坏的影响,并不意味着这种扩张带来的影响就全是坏的了。而且从发展情况来看,在某些地区实行撤县设区的必要性其实更大,因为这样可以让那些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政策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城市更好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好。所以虽然有一个强省会可以促进全省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省份都需要一个强省会,还是要需要根据地区具体的特点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