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振东制药(300158.SZ)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这是振东制药自2019年至今收到的第6份年报问询函,另外,公司2022年半年报也曾被问询。

今日,振东制药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12%,收盘跌5.48%,报4.66元,最新总市值47.88亿元。

深交所在最新问询函中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2023年前十大客户、销售费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信托理财产品等七大问题,其中多次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形。

毕竟在资金占用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以下简称“振东集团”)及关联方,可谓花样百出,包括个人备用金、预付推广款、预付原料采收款等多种占用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持有振东制药3.0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1%,为控股股东,而公司原董事长李安平持有振东集团99.9%的股份,并直接持有振东制药231.6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23%。

两大资金占用“重灾区”,被重点关注

一是高企的销售费用,二是各类预付款项目。

2023年,振东制药销售费用14.76亿元,其中,服务费、市场运营费为10.53亿元,职工薪酬2.16亿元,同比增加5495.84万元。

对此,深交所问询函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两项内容:

第一,其服务费、市场运营费主要支出对象类别构成、前十大支付对象的名称、注册地址、注册电话、注册邮箱,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参保人数、交易金额,出资股东、董监高情况。 以及该项支出是否与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交易对价是否公允及判断依据,相关款项支付协议约定支付时点、实际支付时点、是否存在提前付款的情形,相关付款安排是否具备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控股股东通过服务商实施资金占用的行为。 第二,其销售费用相关职工薪酬政策、总额构成、每月发放薪酬金额、每月在职领薪人数、人均薪酬及波动原因,是否存在支出对象非公司在职人员的情形,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员工在公司领薪的情形。

截至2023年末,振东制药预付账款余额为9959.71万元,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设备工程、开发支出款及投资款1.31亿元。

对此,深交所问询函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两项内容:

第一,补充说明与上述交易对方的历史合作情况、交易内容、合作模式、预付原因、结算时间,相关安排是否符合商业惯例,结算时间是否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交易对方是否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存在关联关系。 第二,自查并说明报告期发生额在1000万以上各类预付款的预付对象名称、注册资本、参保人数、出资股东、董监高情况,与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交易内容、预付原因、预付时点、结算时点,是否已履行相应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形。

销售费用畸高是振东制药的“铁标签”,Wind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每年递增,在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更是连年超过21亿元。

从过往年报问询函内容来看,与销售费用相关的问询从未缺席。

近两年,公司销售费用数额有所减少,各为15.18亿元、14.76亿元。但随着振东制药多次发生控股股东振东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被公开,销售费用已成违规资金占用的“重灾区”之一。另外,根据此前公开的信息,公司的预付款项目也“盛产”资金占用。

此次,年报问询函关于要求补充说明的“服务费、市场运营费主要支出”中,监管层特别指出要说明“是否存在控股股东通过服务商实施资金占用的行为”,以及补充说明于公司报告期内发生额在1000万以上的各类预付款项目中,“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形”。

今年4月12日,振东制药披露了关于自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并已解决的提示性公告。经自查,2019年至2022年度,公司控股股东振东集团资金占用金额合计1.68亿元,其中1.17亿元公司已对外披露,本次自查新增金额5130万元,占用方式为个人备用金、预付推广款,资金被用于振东集团的日常经营、归还股票质押借款等。

此前已经披露的1.17亿元中,山西证监局检查发现7114万元资金占用情形,深交所就振东制药2022年年报发出问询函后经公司自查发现4600万元资金占用情形,占用方式为预付中药材采收款、预付推广款。这些款项均被用于振东集团的日常经营、归还股票质押借款等。

举例来说,公司曾通过向周红军(公司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个人借款形式,将资金转至周红军,而周红军将收到的资金转出至振东集团,金额共计230万元;公司子公司山西振东泰盛制药通过向武汉康瑞药业支付预付原料采收款等形式,将资金转至武汉康瑞药业,再由其将收到的款项转出至振东集团,金额累计1200万元等等。

前述资金占用已全部归还,但也因数度出现上市公司资金违规占用情形,深交所已作出多项处分决定,包括对振东制药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控股股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以及认定振东制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安平,财务总监刘长禄三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处分,并对李安平、刘长禄和时任总经理马士锋、时任董事会秘书周红军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4月22日,振东制药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安平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职位,称其“自担任公司董事长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职”。有意思的是,深交所在纪律处分决定中称李安平“未能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至此,振东制药多位高管辞职,公司董事会选举了连安平之子李昆担任新董事长。完成高管层大换血的振东制药,也正式进入了“90后”当家的阶段,只是这次略显仓促的权力交接背后,创二代接手的振东制药已不复往日高光,正面临多重经营困境。

卖掉“现金牛”后连年亏损,种药、治脱都不赚钱?

自从2021年将“钙王”朗迪制药卖出,振东制药过去两年都是亏损经营。针对公司2023年的营收等业绩数据,深交所问询函中也特别提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98.41万元,其中药材种植、销售业务收入6.97亿元, 毛利率10.31%。

对此,深交所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三项内容:

第一,前十大客户的名称、注册地址、注册电话、注册邮箱,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参保人数,出资股东、董监高情况,与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客户获取方式及渠道,是否属于新增客户,交易内容、本期及历史报告期累计收入确认金额、期初应收款余额、回款情况、期末应收款余额、账龄、信用期、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函证情况、已采取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第二,前二十大供应商与客户中是否存在重叠情形,如果是,请补充说明重叠主体的名称、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参保人数、出资股东、董监高情况、与公司关联关系、各自交易内容、交易必要性、相应采购金额和确认收入金额、报告期预付款情况、期初应收款余额、回款情况、期末应收款 余额、账龄、信用期、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第三,参照前两项相关要求,进一步提供药材种植、销售业务的相关情况。

在2023年年报中,振东制药列出了四大造成公司业绩亏损的因素:一是受医保控费、国家集采等行业政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下滑,导致该部分产品贡献的利润下滑;二是加大营销团队建设,阶段性增加了公司销售人员薪酬总额;三是受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公司部分存货计提大额减值导致利润下滑;四是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4.78%增加至5.27%。

振东制药主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公司肿瘤领域的主要产品为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比卡鲁胺胶囊、醋酸阿比特龙片、注射用香菇多糖等,而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销售额常年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以上,比卡鲁胺胶囊、醋酸阿比特龙片、注射用香菇多糖等确均已中标集采,伴随着下调价格、出让利润。

若按行业来分,振东制药旗下主要有医药生产销售业务、药材种植及销售业务两大板块,其中贡献超8成营收的医药生产销售业务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9.28%至29.10亿元。这一业务板块也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板块,2023年毛利率为59.92%,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且同期营业成本下降18.98%,但仍未带动公司走向盈利。

药材种植及销售业务2023年收入同比大增52.40%至6.97亿元,但毛利率仅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至10.31%。对此,不少投资者人认为过去两年中药材价格大涨,公司仍然维持着低毛利水平,并不合理。

公司中药材板块主要包括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振东道地连翘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前者净亏损收窄至1007.71万元,后者实现扭亏,净利润1277.11万元。

目前来看,公司最受市场关注的产品是生发产品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公司管理层在近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披露,达霏欣2023年销售额为5.34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14.73%,已是公司第二大单品。但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代价高昂。

振东制药收入贡献占比最高的子公司海南振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振东”)在2022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16.96亿元、17.0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各为1.53亿元、0.11亿元,同等水平的收入,但净利润骤降。公司管理层表示,“由于达霏欣营销投入增加,导致海南振东净利润下降”。

虽然达霏欣声名在外,也将振东制药带上了火热的防脱赛道,但是短期内难成气候。一方面,该产品收入贡献占比还不足以撼动公司业绩整体走向,非但不能起到拉动作用,还是最花钱的产品;另一方面,在防脱产品赛道,达霏欣还有一大市场劲敌,即市场份额第一的蔓迪,来自三生制药(01530.HK)。

三生制药2023年报告称,按销售额计算,蔓迪在中国内地米诺地尔酊市场拥有占主导地位的72.6%的市场份额。

回首过往,2021年8月,振东制药作价58亿元卖掉了公司“顶梁柱”朗迪制药,成为公司走向亏损的分界点。2017年至2020年,专营保健产品的朗迪制药收入占振东制药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在15%以上,2018年至2020年,朗迪制药累计实现盈利15.3亿元,填补了振东制药旗下多家子公司的亏损窟窿。

对于出售计划,振东制药当时声称将聚焦医美市场、深耕肿瘤领域、减少多元发展、实施战略瘦身。但如今看来,医美领域尚未长成,肿瘤领域也无新建树。

根据2023年年报,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药物所合作开发的抗胃癌1.1类新药安喹利司推进临床Ⅰ期研究,抗肿瘤新药拉洛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Ⅰ期临床研究完成。所谓的“深耕肿瘤领域”,实则进展缓慢。

日前,振东制药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7.82亿元,同比下降17.79%,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扭亏,但若扣除0.17亿元的理财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振东制药Q1归母扣净利润仍录得0.09亿元亏损。

振东制药曾是山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光环加身,几近变动后,如今主营业务经营不佳,公司日常管理还要监管层时常“敲打”,令人唏嘘。

关于深交所发出的2023年年报问询函,除上述三项内容,还包括以下五大问题:

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8.58 亿元,其中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2.03亿元;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7863.8万元,其中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3446.66万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以下内容:

分别补充说明公司3年以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对象名称、注册资本、参保人数、出资股东、董监高情况,与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交易内容、交易金额、信用期、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公司采取的追偿措施、是否已提起诉讼、与对方协商的后续付款安排。

2024年4月12日,公司披露公告称,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平顺县龙硕种植专业合作社、 山西金都商贸有限公司、长治县成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多个主体实施资金占用。

对此,深交所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以下内容:

请年审会计师结合公司前次披露的多个配合资金占用主体的股东、董监高、注册信息等,核查是否与3年以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客户、预付账款、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款、销售费用的前五大支付对象存在关联关系,如是,应说明相关交易的发生背景、交易内容、收付款安排及其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明显异常。

2023年,公司与北京振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安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累计发生关联交易1.02亿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以下内容:

公司结合交易内容、定价基础、同类型产品服务的定价情况,说明上述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

2023 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理财产品期末账面价值为14.48亿元,其中券商理财产品5.01亿元、信托理财产品2.65亿元;2,927.8万元银行存款因担保事项权利受限,主要系经办人、法人身份证过期及营业范围未及时变更冻结。

对此,深交所要求振东制药补充说明以下内容:

公司补充说明相关券商、信托理财产品的具体 情况、底层资产流向、是否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存在关联 关系、报告期是否存在权利受限情形,相关担保事项的审议 披露情况、被冻结的具体原因。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孙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