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由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也称“格雷欣现象”(Gresham's Law)。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劣质产品往往通过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润滑油行业的健康发展亮了红灯。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在关于产品质量的问题市场调研中,某大型润滑油OEM厂商人士透露,“前段时间我们还做了一些电商平台的OEM,主要是因为年初的时候囤了不少低价基础油。但现在库存用完,新采购的原材料价格高,这些单子都无法做。平台只能去找那些小油厂做低配方的油”。某知名品牌的市场人士吐槽,“我们品牌出品的润滑油可以说达到110分,但这么好的产品干不过人家50分的,这个现象非常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化指标符合标准 性能不给力

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好的润滑油必须有优质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为原料。目前大型汽修连锁代工的润滑油OEM良莠不齐,在过度控制采购成本之下,润滑油的质量堪忧。LubTop总评榜荣誉导师、行业知名专家张晨辉老师表示,虽然在质量达标检测上,某些润滑油OEM产品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但实际性能上与知名品牌润滑油相去甚远,由于按照政策,进入市场销售不需要做台架试验,相关性能指标也没有体现。以低价销售机油,搞乱了市场价格和行业秩序,而低质量机油最终坑害的是车主消费者。

业界人士表示,目前有效在用的润滑油国家标准,大部分是20年前的,有些还是1987~1998 年之间制、修订的,内容比较陈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复杂的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一些润滑油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在润滑油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尤其对于润滑油的使用方面缺少了统一、有力的标准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行业的进步与润滑油质量标准滞后的对比

消费者和经销商应认准代工企业

低价恶性竞争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经销商和修理厂在这种竞争压力下,被迫接受低价劣质产品,导致市场上劣质产品泛滥。长期来看,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也使得真正有质量保证的优质产品难以生存。对此,代工企业应敢于亮出品牌,通过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赢得市场信任。

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非常关注供应链的透明度、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以及渠道的虚假宣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消费者难以信任代工产品,从而影响品牌的市场声誉。

有市场人士认为,为了避免购买劣质产品,消费者和经销商应认准代工企业。目前,市场上的代工需求的企业多为后市场品牌,凡是代工产品必须注明代工的润滑油厂名。因此,提升市场透明度,让消费者了解代工企业的品牌和生产背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业界专家表示,未来将呈现品牌集中化趋势,代工业应集中在有品牌的OEM/ODM代工企业。知名品牌代工的产品通常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拒绝劣币驱逐良币,需要代工企业敢于亮出品牌,提升产品透明度和质量保证。消费者和经销商在购买润滑油产品时,应认准代工企业的品牌和背景,选择那些有品牌保障的产品。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遏制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推动行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代工企业通过打造自身品牌,不仅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和市场秩序。只有当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时,整个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和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