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八骏

2024年5月7日,《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主编拉维.阿格拉沃尔(Ravi Agrawa)评论中国国家领导人2024年5月5日至10日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拉维.阿格拉沃尔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对比法塞匈3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与欧盟的外交政策目标。拉维.阿格拉沃尔所持基本依据是,法塞匈3国外交政策目标,在不同程度上与欧盟的有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维.阿格拉沃尔的分析方法和基本依据是错的:一、欧盟没有单一外交政策。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发生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飞往以色列,代表欧盟表达全力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随即公开澄清,欧盟没有作为共同体的外交政策。欧盟外交政策,是由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以及欧盟27个成员国协商和协调的。换言之,法国和匈牙利作为欧盟成员国,各自在外交政策目标上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有所不同是正常现象。遑论塞尔维亚至今不是欧盟成员国。

二、欧盟不等于欧洲。欧盟27国是欧洲一部分,不代表欧洲。例如,俄罗斯是欧洲国家,欧盟能代表俄罗斯吗?英国脱离了欧盟,英国就不属于欧洲了吗?

拉维.阿格拉沃尔基于错的分析方法和错的基本依据,所得出的观点自然是错的。

5月6日,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中法关系、中欧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家领导人希望欧盟机构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制定积极对华政策。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重大关切,维护中欧关系政治基础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与欧盟关系,在于欧盟。5年前,2019年3月,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举行了由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出席的中法德欧四方会晤。而今,只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法德之间有了隔阂。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之间矛盾众所周知。事实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挤迫拉扯下,欧盟内部分化甚至呈现分裂的征兆。

面对美国加紧加强全面打压围堵遏制中国,中国理所当然加强与欧洲和全球所有友好国家合作。加强中法合作,既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欧盟与中国关系。中国提升与塞尔维亚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塞命运共同体,提升与匈牙利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至新时代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既是给塞匈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以支撑,也是向所有与中国友好国家注入信心和正能量。

中国希望匈牙利2024年下半年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积极推进中欧关系平稳发展,也寄望匈牙利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宗旨。称中国欲分裂和征服欧洲,完全是臆造和攻击。在欧盟内部分化加剧、分裂苗子生长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实事求是分别处理与欧盟各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法关系,就比中塞关系复杂。2024年4月29日,马克龙接受英国《经济学人》专访时(该刊网站5月2日发表),把新科技和中国视为欧盟所面对的三大威胁之一,称中国大量电动汽车等进入欧盟,威胁欧盟的制造商和欧盟的战略安全。5月5日,法国《论坛报》、美国彭博社等报道,马克龙呼吁“更新”与中国经济关系,欧洲希望在与中国经济关系中实现更多互惠,以更好地确保其经济安全。马克龙再次称中国“产能过剩”“大量出口至欧洲”。同时,马克龙称,“我并不建议我们与中国保持距离。无论是气候问题还是安全议题,我们都需要中国人。”

5月7日,马克龙在机场送别国家领导人后,用中法双语发表推文:“感谢你们进行友好坦诚的交流,这对我们两国和世界的平衡都至关重要。”马克龙追求的是,中法关系在经济与政治上平衡和法国在中美关系上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