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第32届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引用了一位俄罗斯政治学家的话,“欧洲作为合作伙伴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拉夫罗夫表示,“我不能不同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实践中感受到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大幅恶化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俄罗斯人在欧洲不受欢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放眼整个欧洲,我们会发现除了白俄罗斯,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坚定站在俄罗斯一边:匈牙利为西方军援乌克兰开放了领空、塞尔维亚公开承认在向乌克兰出售武器并积极谋求加入欧盟、斯洛伐克则同样在向乌克兰出售武器,就算是白俄罗斯也一直宣称与“特别军事行动”无关,要求西方取消制裁。

尽管大部分国土都位于亚洲,一些俄罗斯精英也呼吁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亚洲地区,但俄罗斯终究还是一个欧洲国家,问题在于,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格格不入,尤其是价值观,而这种格格不入再加上利益冲突,又催生了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不断升级的对抗,就目前来说,我们看不到这种对抗会结束哪怕是会降级的任何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上,作为一个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国,俄罗斯正被赶出欧洲市场,尤其是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的天然气市场,即便是克里姆林宫,也无法对此表达出任何乐观情绪:在普京总统新任期开始的首次出访前,俄罗斯分析人士就悲观地认为,这次出访不会在经济上为俄罗斯带来好处,亚洲市场无法弥补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的巨大损失,亚洲市场太小,而且天然气价格远低于欧洲。

与此同时,欧洲或者干脆说整个西方,还在持续制裁俄罗斯并开始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路透社的报道显示,意大利财政部官员透露,下周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将支持欧盟的一项计划,将被冻结俄罗斯资产产生的受益用于支持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这么做,我们都看到了围绕俄乌全面战争的对抗在不断升级,现在是动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产生的受益,接下来,是不是就该动用那被冻结的3000亿欧元俄罗斯主权资产了?

而在政治上,早在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总统签发总统令前,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已经恶化到了“冰点”,以至于那些在战前可以大书特书的外交战、互相驱逐外交官,都已经不值一提:普京总统现在几乎无法访问任何欧洲国家,而欧洲领导人则早已不再踏足莫斯科,基辅反而成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大人物们的必到之处。

现在,欧洲和俄罗斯的对抗已经蔓延到了舆论领域,继西方领导人批评俄罗斯宣传机器大量制造和释放假信息之后,欧盟已禁止俄新社、《消息报》、《俄罗斯报》和《欧洲之声》等俄罗斯官方媒体在欧盟境内发行或播出,理由是这些媒体“由俄罗斯国家控制,其工作旨在破坏邻国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将此举称之为“政治审查”的延续,但我们看不到欧盟会为此做出任何让步的迹象,欧盟很可能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在打击俄罗斯水军的同时,进一步封杀这些俄罗斯官方媒体或者说宣传工具。

而在军事上,除了持续援助乌克兰并将军援不断升级、加码之外,欧洲与俄罗斯的对峙也在不断加剧,欧盟的军工业正在升级,同时在军事部署上采取措施,过去那种仅在北约东部成员国部署快速反应部队的情况几乎不会再出现了,克里姆林宫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成功促成了欧洲的再次军事化。

据路透社报道,因为俄罗斯威胁日益增加到额缘故,波兰政府已启动“东部盾牌”项目,项目预计耗资20亿欧元,加强边境军事防御,该项目与2021年为了阻止“非法入境者”而进行的边境强化,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兰总理图斯克宣称,“东部盾牌”将修建覆盖波兰整个东部边境的现代化防御工事,“这条边境也是欧盟边境,因此,我相信整个欧洲都需要这样做,我确信我们将获得支持,投资于保卫我们的东部边境并确保我们的安全”。

在大力扩军,打造欧洲第一陆军的同时,波兰重视工事修建,也是吸取了乌克兰战争的经验:现代化防御工事在战争中的作用远超俄乌全面战争爆发之前的认识,俄乌两军都通过坚固防线顶住了对方的猛烈进攻,并给对手造成了沉重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除了扩军和修建工事,不管是波兰还是其他国家,还在试图获得美国的直接核保护,尽管北约规章已规定美国会为所有成员国提供核保护。瑞典《快报》报道称,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承认,一旦发生战争,瑞典可能会部署核武器,“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这个地区的国家当然应该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侵害”,“所有北约国家都会受益于核保护伞,只要俄罗斯拥有核武器,这个保护伞就必须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典这算是承认了,芬兰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两个北欧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的邻国,在放弃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中立后,选择加入北约并同意在必要时部署美国核武器。虽然克里姆林宫很清楚北约不会主动使用核武器,但卧榻之侧摆了一堆美国战术核武器,尤其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离边境又不够远,不知道卧榻之上的人能不能安睡。

那么,在一代人之后,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能否缓和呢?至少回到2022年2月24日之前?恐怕即便是回到那时候也只是暂时的,俄罗斯的民族性跟其他国家真的完全不一样,对领土的渴求似乎不仅仅是克里姆林宫的有意灌输,而更像是烙印在了基因和血液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普京现在选择结束战争,会有70%的俄罗斯人支持,毕竟,俄罗斯人的生活也受到了战争英雄,但如果停战意味着必须归还全被占领的乌克兰领土,那么,只有30%的俄罗斯人会支持,“大多数俄罗斯人支持帝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