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汶川樱桃远近闻名,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保存不易、销路不畅等难题,成为制约甜樱桃为代表的“山货”出山的“拦路虎”。如何加快汶川县农特产品“山货出山”,赋能乡村振兴?南充市顺庆区对口帮扶汶川县工作队不断创新帮扶模式,以“三举措”助力汶川农特产品出得去、行得远、销得畅。

聚焦乡村电商人才培育,提升农民创业内生动力。将网络销售、电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帮扶计划,积极开展新农人培育,选聘专职教师、专家讲师、网红大V、村播达人等师资队伍30余人,开展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零基础开网店、农产品品牌培育等专题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区域电商合作交流活动,邀请四川厚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优质新媒体企业到汶川分享经验,组织汶川本土电商人才到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今年以来,工作队已在威州镇、灞州镇、绵虒镇等樱桃核心产地举办了5期农牧民村播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群众120余人。

聚力乡村直播阵地搭建,培育农村电商发展业态。抢抓直播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新机遇,明确电商发展建设目标和任务,结合汶川漩口镇茶叶、三江镇雪花牛肉、威州镇甜樱桃等特色产品打造7个产业带动范围广、电商服务能力强的村级电商直播基地,逐步解决汶川优质农特产品市场化难题,组建农特产品专题主播团队20余人,成为特色产品的推销者、乡村故事的讲述者和乡村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具有特色的直播场景、良好的硬件设备和专业的产品介绍,打破地域限制、提高销售效率、传播乡村魅力,进一步增强广大消费者对乡村产品和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聚能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打通县内县外“两个市场”,拓宽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协调村播与各大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充分利用电商大数据等技术,掌握用户浏览量、购买量、评价情况等信息,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点和关注点,针对性地优化提升产品品种、品质和包装。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直供直销合作关系,协调签订农特产品购销合作协议,推动汶川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汶川特色农副产品顺庆展销店,展销甜樱桃、青红脆李、香杏子、羌秀等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实现内部消化一批、平台销售一批、灵活处理一批。(罗然、张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