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住特殊老年人及困难群体多,有针对性购买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等社会服务的需求。”台上街道工作人员提需求,台下企业迅速“认领”对接资源……5月21日上午,朝阳区东湖街道成立“爱善东湖公益联盟”,26家社会单位通过资金、物资、服务、项目四类资源42项内容对接地区需求,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湖街道下辖14个社区,常住人口6.24万,其中60岁及以上1.22万,占比近20%,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00余名,辖区共有空巢、失能、残疾、低保、困境青少年、困境儿童等群体1000余人,呈现出“基数较大、增长较快、老龄化趋势明显、需求与保障有差距”等特征。

2023年,东湖街道围绕“摸需求、链资源、可持续”,对辖区不符合现有救助条件或经救助后仍未摆脱困境的困难群体建立动态民生台账,并启动“助老扶困、解忧暖心”精准帮扶项目,以政府购买+社会助力的方式,在辖区开展“爱心助餐”等6项精准帮扶服务,受到辖区居民好评。“李爷爷,这是您今天的午餐!”每天中午12点,家住南湖东园的独居老人李大爷都会准时收到热乎的饭菜。街道推出的爱心助餐服务让他不用为一餐一食而烦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前期需求摸排,辖区里涉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结对帮扶三类需求较为典型突出。”东湖街道工委书记王庆丰介绍,近年来,街道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向“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方向,在辖区着力打造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公益慈善平台,通过整合辖区内外部资源,逐步建立政府+社会有效衔接的可持续机制,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助推区域发展。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东湖街道进一步发起成立了“爱善东湖公益联盟”,坚持“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主线,依托东湖地区常住老年人及特殊困难人员动态“全台账”和“急、难、愁、盼”需求清单,通过“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搭建平台、创设品牌、精准帮扶、创新治理”的服务模式,利用资金、物资、服务、项目四类资源,在辖区开展助老、助残、助困、助医、助学、助弱、助急等行动,助推区域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服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已经汇集了各类资源折合人民币百万余元,这些资源将共同构成爱善东湖的‘蓄水池’和‘加油站’。我们将通过联盟平台,发挥公益专项基金作用,实现与地区民生需求、社区治理‘急难愁盼’的精准匹配。”联盟首次轮值主席单位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现场,东湖街道办事处还与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签署了爱善东湖公益专项基金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整合资源,开展慈善公益活动,通过调动辖区商务、文化等资源,助力提升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治理效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