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28日,是让白草洼的村民至今都能津津乐道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冀北地区的八路军战士就在这里全歼了一支日本精锐部队——来自关东军的王牌,武岛骑兵中队。

也正是由此开始,八路军英勇善战的形象就一直在白草洼地区的民间传颂。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年代,白草洼地区许多村子里的老人都还对当年的那场战斗记忆犹新,因为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这场战斗的亲眼目击者。

“当时啊,小日本的骑兵就走到那个白草洼里,八路军一下冲出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将他们拿下了。”

据说,当时把守关口的部队根本就不知道来的是什么级别的敌人,直接当成战斗力低下的伪军就拿机枪给扫射了。后来打扫战场时才发现,这竟然是日军的一支王牌骑兵部队。

这究竟是历史上的哪一场战斗?这两支部队的指挥官又是谁?为什么在战场上会闹出这样的乌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事俱备

1940年7月28日,我八路军冀东军分区一支年轻的部队,在包森副司令员与曾克林参谋长的指挥下,于蓟县盘山西麓白草洼地区,取得了一举全歼日本关东军精锐武岛骑兵中队的胜利。

这次胜利极大鼓舞了蓟县周边地区抗日军民的士气,打破了日军武岛骑兵中队的“常胜神话”,成为了当地抗日武装的一根旗帜鲜明的标杆。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广大老百姓作为战争的最直接受害者,对于日寇正规军的战斗力还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他们见到日寇军容整齐的正规骑兵部队,被八路军围而歼之时,心中所爆发的崇敬与民族自豪感,自然是不可复制且难以复制的。

更不要说最后负责收尾的八路军部队,甚至都不知道对面竟然是一支日军王牌部队,从头到尾都是将对方当成伪军在打,这就更让这场战斗充满了传奇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接着就让我们来复原这场战斗的始末,看看我军究竟是如何凭借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战术判断,来全歼这支日军王牌部队的。

对方是号称“贵族之花”的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骑兵部队,由武岛徐田率领,队伍规模可比拟一个中队,大约有340人。

并且此前武岛徐田在“九一八事变”与热河战役中都立下过战功,虽然军衔不高,只是一个士官长,但却是日本关东军中颇有声名的人物。他麾下的这支骑兵部队也是装备十分精良,就像是关东军骑兵联队一柄尖刀,而这柄尖刀现在正朝着盘山抗日根据地而来。

包森副司令员与曾克林参谋长在收到侦查部队的报告之后,立刻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利用敌军必经之路的白草洼地区进行设伏,这里多草多山,进退艰难,是设伏的天然地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森

在知晓敌我战力情况后,包森副司令员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与对敌心理的精准判断,将整体部队分为三股:

第一股部队大约300人,用于等武岛骑兵中队完全进入白草洼地段后,封死敌军的退路,并在中央部队发起进攻时,对敌军部队进行合围,由曾克林进行指挥。

第二股部队也是主攻部队,大约400人,携带有重武器,需要提前占据白草洼路段制高点对敌军阵型中央切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让敌军首尾不能相顾,从中心部位向两侧进行合围,达到局部以多打少的战略目的。

第三股部队则是由包森亲自带领,在前方白草洼的出口进行蹲伏。虽然人数只有不到100人,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也就两挺轻机枪,但属于是类似“围三阙一”战术后的以逸待劳,而目的就是为了堵死武岛骑兵中队通往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森

天罗地网已经安排好了,冀北军分区的八路军为他准备了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在人生的终点,武岛徐田即将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有“朋”自远方来

战斗打响当天,武岛徐田认为,今天穿过白草洼进行休整,明天就能直抵盘山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自己再与大部队里应外合,就能拿下这场战役的头功。

可战场上瞬息万变,武岛徐田的白日梦才刚开场,就注定了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当武岛骑兵中队全部进入白草洼地段时,山崖两侧上百颗手榴弹瞬间砸下,许多日军只听的脑袋旁边轰的一声就失去了意识,还有些本身没被爆炸波及的,却被马掀翻在地,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下,武岛徐田的第一反应就是后撤,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部队后方已经被八路军的部队截断,退无可退。武岛徐田这才明白,自己被八路军算计了,但多年来的战斗经验告诉他,战场上自乱阵脚就跟等死没区别。

于是武岛徐田拼命将部队合拢,带着残余的数十人冲出了八路军包围圈,按照原定计划向着盘山抗日根据地的方向行进,虽然可能是九死一生,但也比现在就死了要强。

可他从走进白草洼的那一刻开始,等待着他的就是十死无生的绝路。

在武岛徐田的部队到来之前,包森就跟战士们说过了:“武岛徐田这个老小子能跑到我们这里,精气神也消散的差不多啦,你们就放开手去打,我向你们保证,他们比那些软骨头的伪军强不到哪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关口处,轻机枪的扫射与战士们的冲锋无端而起,武岛徐田最后的心理防线也被击溃,随着武岛徐田的带头投降,这股残兵也被八路军拿下,而包森就站在山崖上静静的看着一切,对身边的战士说:

“打扫战场的事情交给他们,咱们呐,该回去写作战报告咯。”

说到这里,咱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即时任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包森。

包森原名赵宝森,1911年7月出生于陕西蒲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学时期就参与过进步活动,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包森按照组织命令前往当地附近白区,负责党组织的重新恢复与后续发展工作,要在最短的时间将区党委重新建立起来,包森也不辱使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重建了区党委。

同年秋天,由于中共陕西省委机关被破坏,包森奉命前往西安支援工作,但在进行党组织相关工作时不慎被国民党的特务发现,旋即被扭送至监狱,刑期10年。

狱中他虽然受尽酷刑,但却一个字都没有泄露出去。就这样,三年后,由于西安事变的缘故,包森被释放,组织上分配他去了西北军所率领的部队,后又进入延安抗大进行学习。

本来,以包森的资历与能力,他如果能活到新中国成立,说不定肩膀上也能多颗将星,但他倒在了战场的滚滚狼烟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虎城

英烈永存

日军的王牌部队被当成伪军歼灭,战力上还处于优势的日军自然不会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他们在知道武岛骑兵中队被八路军全歼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仇。

抗日战争爆发后,包森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1师进行工作,而这支部队的前身,正是杨成武所率领的八路军115师独立团。

1938年10月,八路军4纵撤往平西,留下了三个支队在冀东军分区进行活动,其中第2支队的队长就是包森。

包森在接手第2支队后,进行了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将第2支队扩编为4个总队800多人,运用了各种战术相继取得了几十次作战的胜利,共歼灭日伪军数百人,战绩为冀东军分区之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和天皇

他甚至还在作战中活捉了当时日本昭和天皇的表弟——宪兵队大佐赤本,自此包森声名大振,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2年2月27日,包森的部队在驻防遵化县时,遭遇了日军和伪“满洲队”突然袭击,包森指挥部队仓促应战,不幸中弹身亡、为国捐躯,年仅31岁。

包森死后,延安《解放日报》评价:“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1984年,在包森的牺牲地,当地居民为他树起了一座碑,正面刻着“包森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想来聊聊关于白草洼战斗误判敌情的问题。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误判敌情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危险的,更何况对手的战斗力其实是远远超出己方预期的。但在这场战役里的中国军队却误打误撞、干净利落的击败了敌人,其中的种种原因的确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其一,当然是包森与曾克林对局势精准的判断,以及对战局的适时指挥,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八路军的优势,减小了其劣势,让我军的战斗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其二,包森利用了武岛徐田的傲慢心理,让他自己一步步的将部队带进了死地,最终无力回天。

其三,包森的部队情报做的很好,并且充分调动了手上的武器装备,才能打出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伏击战。

所以获得大胜的仗从来都不是无准备之仗,但包森最后给八路军战士们所做的心理建设,的确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看完这段有关1940年八路军误判敌情,将日军王牌当成伪军打,却意外将敌方全歼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