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环游世界的梦想,所以在不同年代,“边工边游”这件事都在默契地发生着。
早些年,交通相对闭塞,有人通过做水手走遍了所有海域。到了个体出行更为方便的年代,又出现了走走停停、在各地打零工赚路费的旅人,他们身上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痕迹。
现如今,人们“边工边游”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去向往的地方做义工,可以直接解决吃住问题;做约拍摄影师,通过网络渠道与各地的顾客建立联系……不过这些方式,要么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要么需要一技之长傍身。
一批批走在路上的旅人们,也在自由和生活之间,不断寻找着最优解。比如,达达就选择以开顺风车的方式环游中国,车既是他赶路的工具,又是他维持生计的手段、憩息的场所。在追逐风景的同时,他过上了一种相对安稳的生活。

达达的小红书展示了顺风游中国去到的不同城市(图/小红书@达达的流浪日记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达的小红书展示了顺风游中国去到的不同城市(图/小红书@达达的流浪日记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0岁这一年,达达决定辞职,开启“不花一分钱存款环游中国”的新生活。
这个念头是在偶然间产生的。彼时,他开车前往朋友家,路途很长,在高速上,他心里想“要是有个人陪我聊天就好了”,返程时便接了一单顺风车的活。到家后,他发现,“这不止是省钱这么简单,还赚了一点。那我是不是可以一路接单一路玩呢?这是件不需要什么成本的事情。”
不过,达达很谨慎,他并没有在产生这个想法后头脑一热就上路,而是花了半年时间做准备。他利用下班后、周末这些空闲时间,开始系统化地跑起了顺风车——一来是熟悉这种生活,看看自己能否接受常年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二来是养养账号,以便真正出发后能接到更好的单子。除此之外,他还浏览了许多顺风车博主的视频,并制定了环游中国这一年的计划——前期靠顺风车的收入覆盖花销,同时做短视频;如果做出了成绩,那么可以开拓更大的旅游地图。辞职前,达达从事的工作就是新媒体运营,所以为自己做视频也算是专业对口。

顺风游中国系列第一个视频(图/小红书@达达的流浪日记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风游中国系列第一个视频(图/小红书@达达的流浪日记截图)

今年年初,他从广东潮汕出发,沿海一路北上,走过福建、浙江、江苏,目前已经到达山东。这是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旅行体验,一路上充满了“开盲盒”般的惊喜。“一般情况下大家出去玩都会去旅游城市,一个个景点组成了我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但开顺风车完全不一样。有时你会载着乘客回到他的老家,会去到山里、去到漂亮的村庄里,感受到他人完全未经修饰的生活,很直观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出发以后,达达突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短了。他喜欢打游戏,有一些认识了很多年的网友,但大家都没见过面,“在过去的生活里,你突然放下自己的事情,飞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和网友见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现在我会觉得想去哪就去哪,想见谁就见谁。前些日子我刚在徐州和一起打了七八年游戏的网友见了面。我们一起去吃烧烤、搓澡,特别开心。后面我和长沙、山西、云南的网友都约好了见面,他们都在等我过去找他们。”
上个月,达达还带着妈妈一起在江苏玩了二十天,把苏州、扬州、南京等城市都走了一遍。“我妈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她每天都起得很早,六点左右就会叫我,‘你赶快起来接单了’。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带妈妈一起出去玩的并不多,我觉得一辈子都很难有这么一次经历,既能自己去看更大的世界,又能赚到生活费,还能尽孝,这是一件三全其美的事情。”达达说。
跳出常规的生活之后,很多事都变得不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去这些快乐的时光,开顺风车环游中国 ,在本质上是一个需要忍耐的过程。
你要喜欢或忍受着极简的生活。开顺风车的收入并不高,许多车主开它只是为了赚个油费。达达算过一笔账,只有在乘客支付高速费,或者多人拼车时,自己才能赚一些钱。在福建的半个月,他开顺风车的总流水是3146元,扣除掉电费、过路费,还剩余2500元左右,日日住酒店显然不现实。他在出发前就改装好了座椅,买好了气垫床,多数时间就睡在车里,有洗衣需求时才去住酒店。

(图/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受访者提供)

洗澡问题也不难解决。在没有浴池的城市,达达就去“薅健身房的羊毛”,几乎各地的健身房都有低价体验卡,花上9.9元就能健身、洗澡两不误。来到北方后,住宿的选择也变得更多了些,有时候花上19.9元就可以在澡堂子里面过夜。
由于各地的出行习惯不同,所以开顺风车的收入并不稳定。一路走下来,达达的感受是,越往北开,能接到的单子就越少了。出发之前,达达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每天要跑300块的流水。他每天的平均花销控制在100元以内,这样刨开电费等成本,他还能攒下一点钱,用来应对突发情况。在最开始的几个城市,他每天很轻松地就能达到目标;如果勤奋些,单日能跑六百多块。但现在达不到目标已经成为了常态,他只能每天给自己做心灵按摩,告诉自己不要焦虑,同时也在思考,要不要改变路线,往云南的方向开。

(图/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受访者提供)

与其他的环游方式相比,开顺风车自驾游的自由度,似乎没那么高。如果想要一直走下去,那么则需要把开顺风车当作一项工作来对待,平均每天至少要跑两三个小时的单,同时也需要对他人有更强的包容性,身上散发着异味的乘客、咄咄逼人的乘客等,都无法规避。所以网友们在谈论起“开顺风车自驾游”的话题时,经常会出现“没有必要”、“麻烦”的声音。
最初走在路上,达达总会感到孤独,自己似乎游离在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之外,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赶路的人。直到后来,一些意料之外的相遇,开始慢慢填补他的内心,让他不再觉得孤独了。
达达开往温州那天,是单依纯举办演唱会的日子,他提前规划好了这一天要去听她唱歌。路上他接到的几个乘客,恰好也是单依纯的歌迷,大家就一起在车里放着她的歌,大声唱着。那是很美好的一天。
达达也不知道,一年之后他会开到哪里,他的账号“达达的流浪日记”能否被更多人看到。但他知道 ,这是一场没有失败的旅途,在他走在路上的那一刻,他就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达达一样开顺风车环游中国的人并不多,但是在长途旅行时选择开顺风车自驾游的人已经不罕见,这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新的生活趋势。
自驾游一直是现代人所热衷的旅行方式,它能在最大限度上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出行,体验灵活与自由。如今开起顺风车,既能有人分担路费,又可以随机解锁地图,这对不少人而言都具有诱惑力。
过去一年,张凌开车带着两个女儿完成了两次顺风车自驾游。她们从浙江出发,一次前往海南,一次前往青岛。张凌有着十年的自驾游经历,她形容自己是一个“没有太强规划性、乐于去和他人交流的人”。她不会因为乘客迟到扰乱自己的出行时间而生气,也不会因为其他一些小事而计较。
以这样“一切随机”的心态出发,张凌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在去青岛的那次旅途中,张凌随着乘客一起到达了东台市。它不是有名的旅游城市,也不在张凌的计划之内。但她们去的那几天,刚好赶上了当地正在举办古镇音乐节,并且看到了野生麋鹿。在潮汕地区,张凌还开车去到了没有在旅游攻略中看到过的温泉村,“整个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搞温泉生意的,都是天然温泉,一个房间只要二三十块,特别便宜。”
在去海南的途中,张凌接了一单目的地是湛江的单子。因为堵车,她们午夜十二点才到达。乘客设置的终点是客运站。在交谈中,张凌得知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坐客车回到附近的小渔村,但当时已经没有车了,张凌索性决定将他们直接送回家。

(图/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受访者提供)

将乘客送到家以后,乘客十分热情地给张凌一家三口做了夜宵,留她们住宿。“第二天他们还带我们去逛了当地的早市,早市上有很多渔民们清早刚从海里捞出来的海鲜,摆在路的两边,特别有意思;又带我们去海边玩了很久。”出于感谢,张凌去菜场买了几百块的食材,没想到乘客也不想让她破费,在张凌和两个女儿上车准备离开后, 他们塞进了车里三个红包,对张凌说:“你也有一个。”现在想起这件事,张凌也会被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所打动,“以后我还想去一次那里,就为了专门拜访他们。”
在青岛,张凌遇到了一个独自来旅游的乘客。在听完张凌的经历后,她提出了大家结伴一起玩的邀请。就这样,她们成为了短暂的“旅游搭子”,乘客主动承担了住宿的费用,张凌则开着车带着大家一起玩。直到现在,她们还保持着联系。
因为从小就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在密闭空间内相处,所以张凌的女儿们也很健谈,很容易和人产生交流。“就是这一年出去得有些频繁,大女儿有点烦了,不想出去玩了。”张凌笑着说。
花更少的钱,看更大的世界,与更多人相遇,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形态。

作者 高滔滔
校对遇 见
编辑尤 蕾
题图小红书@达达的流浪日记
排版 张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