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拉贾安帕特的珊瑚礁

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有多少?就好像是一个拼图玩家,手中仅握有几片碎块。但是人类对于深海矿产资源的索求和执着正让海洋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类无尽的欲望是否会给这片寂静的海域带来不可逆的破坏?面对深海采矿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是时候聊聊深海采矿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能力和局限,才能更好地保护深海之中那些脆弱的生态系统。

深海采矿,有多深?

深海采矿是指从深海海底挖掘并提取矿产资源的过程。海洋学上,深海通常指代水深超过1,000米的海域,尽管这里几乎没有光照和光合作用,但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潜藏着诸多矿产资源。

深海采矿,采什么矿?

深海开采的目标包括镍、铜、钴、锰、锌、银和金,来自三种海洋矿产资源:深海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即深海热液喷口附近形成的“深海块状硫化物”)、及覆盖在海山上的富钴铁锰结壳。深海矿产资源的分布区大部分位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中部和印度洋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海之下采矿,是否是“法外之地”?

目前在国际海底区域持有有效勘探合同的主体有很多,包括企业、政府、政府间组织。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深海矿产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海底区域内的深海采矿活动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简称“海管局”)统一管理。海管局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成立,专门管理国际海底区域矿物资源相关行为活动的国际组织。

迄今为止,海管局已经出台了针对探矿和勘探活动的相关管理规定,而关于开发的规章草案仍处在谈判阶段。

若有承包者计划进行勘探,需要在担保国(sponsor)的支持下向海管局提交勘探合同的申请,一份勘探合同的时效通常为15年。目前有30个勘探合同处在有效期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西洋马尾藻海中的水母。

深海采矿,开始“采”了吗?

目前深海采矿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探矿和勘探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

国际海底区域的采矿活动包括三个阶段:探矿、勘探和开发。其中,“探矿”指没有专属权利地探寻矿床,估算矿床的分布情况、面积、主要成分及其经济价值;“勘探”是指在专属权利的保障下探寻分析矿床的基本情况,测试各类系统和设备,以及研究环境、经济、商业等有关因素;“开发”则指基于探矿和勘探结果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

为什么这两年有关深海采矿的讨论热度增加?

2021年7月,加拿大金属公司The Metals Company(TMC,前身为 DeepGreen)的子公司瑙鲁海洋资源公司宣布计划对海底矿产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并通过担保国瑙鲁向海管局提交开发申请。这一举动触发“两年规则”,即海管局须在两年内颁布开发规章。按照规定,至2023年7月,假使海管局没有正式颁布开发规章,开发方如TMC可以在没有明确海底环境监管的规范下申请开发活动许可。

在2023年7月备受瞩目的海管局理事会会议上,各国就“两年规则”触发后续程序展开讨论,但未能达成一致,这意味着接下来开发方可以在任何时候提交工作计划。

对于深海采矿,人们还有哪些顾虑?

我们对深海所知甚少。一些以商业为目的的试开采,仅在多金属结核矿床进行了小范围、低强度的环境测试试验,他们至今为止尚未能对深海采矿可能带给海洋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科学家也只能通过其他类似勘探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类比。

不管是对多金属结核物、多金属硫化物还是富钴铁锰结壳的开发,本质上都是在深海海底生物的附着基质上进行开采和破坏,将对超过开采范围区域内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物种局部灭绝。据估计,单次开采活动会破坏6-15,000平方公里的海底表面、近10平方公里的热液喷口环境或10-100平方公里的海山表层。

除此之外,深海采矿的其他负面生态环境影响还包括:开发造成的金属类化学污染,可能给底栖生物带来致死影响;开发活动引起的大量悬浮沉积物,造成水体长时间污浊以致生物窒息;以及采矿过程中的噪音、震动和光线等物理干扰,会扰乱海洋哺乳动物之间的交流等行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暂缓深海采矿,会成为新潮流吗?

随着2022年保护海洋的“3030”目标被各国公认,2023年《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通过,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社会组织和企业公开表达对开启深海采矿的担忧。

根据深海保护联盟(DSCC)的统计,截至2024年4月,共有25个国家作出反对深海采矿的表态。其中,太平洋岛国帕劳总统在2022年里斯本联合国海洋会议上呼吁暂缓深海采矿,并成立了国家联盟。斐济和萨摩亚是最早加入该联盟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加拿大政府于2023年2月宣布:由于国内尚不存在深海采矿相关的法律框架,在没有严格的监管框架的情况下,加拿大将不会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进行深海采矿。

2022年,在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强烈建议要制定一个法律框架来停止深海采矿,并且不再允许新的行业活动发生,从而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更多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汤加,座头鲸在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中尽情游弋。

为了促进海洋保护,环保机构做了什么努力?

和很多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机构一样,绿色和平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确保海洋的健康和为人类继续提供福祉的能力。

绿色和平是全球最早提出关注深海采矿威胁的国际环保机构之一,早在2019年7月,绿色和平国际发布了报告《在深水中:深海采矿的新威胁》。报告强调了深海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深海采矿对全球海洋的影响。同时,报告呼吁制定强有力的全球海洋条约,将保护放在国际水域管理的核心位置,以应对深海采矿带来的挑战。

绿色和平还通过实地研究,拓展大众对于海洋的认知。2021年,绿色和平的“极地曙光号”考察船赴世界上最大的海草床——撒雅德玛哈浅滩(Saya de Malha Bank),与科学家团队一起开展了环境DNA采样分析等研究,了解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撒雅德玛哈浅滩位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和塞舌尔之间。图为位于塞舌尔的马埃岛海岸的鱼类和珊瑚。

与其他环保机构一起,绿色和平作为观察员积极参加了于今年3月举行的海管局理事会,并在会议上表达了支持暂缓深海采矿的立场。

今年5月21日,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发布简报《深海瑰宝之下——深海矿产开发现状及其环境影响机制梳理》。简报系统梳理了深海采矿的起源、最新研究进展和管理现状,并深度剖析了深海采矿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威胁及不确定性,以为对该话题感兴趣的人士提供参考,帮助大家全面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想了解更多有关深海采矿的技术细节,以及它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简报。

参考资料:

1. 求是,2024-02-16,深海探索:更好认识海洋

2. Greenpeace,2021-04-29,What we found when we visited the Saya de Malha Bank

3. Greenpeace,2019-07-03,In Deep Wa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