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弹后,谈离场仍为时尚早。

近月以来,中国股市涨势凌厉,A股沪指从2月初的低点以来反弹逾17%,港股恒指更是稳步进入技术性牛市(即涨幅超过20%),实现全面“大反攻”。

对投资者来说,下一个问题是:是趁高卖出还是继续持有?

高盛、汇丰分别在5月20日发布最新研报,称从历史数据的角度出发,本轮反弹行情尚处中期阶段,股市仍有上行空间。

历史证明,反弹尚未结束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反弹可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

高盛表示,过去20年来的数据显示,进入技术性牛市后,市场有60%的可能会继续上涨,接下来6个月的最大回报率平均能达到35%。

汇丰指出,2000年以来,恒生国企指数出现过12次平均5个月内反弹超过30%的情形,而每次反弹后,该指数的涨势又持续了四个月,平均回报率为27%。

这意味着,恒生国企指数2000年以来的每次大反弹都会持续九个月,平均回报率为40-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接下来,继续支撑股市反弹的动力何在?汇丰认为有以下因素:

1)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仍低于5年前的平均水平,便宜的估值会带来相应的支撑。
2)企业股票回购规模可能会有所增加,“降息降准”年内仍有空间。
3)港股市场有高达四分之一的买盘来自南向资金,外资的买入空间还很大。
4)支持性政策持续发力。

高盛在报告中总结道,在政策支持、估值吸引力及盈利潜力的三重利好下,对中国市场的展望依然积极。

下一个关键驱动因素:盈利

高盛指出,随着反弹行情持续,驱动涨势的关键因素将会从估值扩张转向盈利修正,这预示着盈利业绩将对牛市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对共23个案例的研究表明,估值扩张是最初20%涨幅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但到达20%临界点后,涨势的延续部分取决于共识盈利修正,在7个案例中,共识盈利修正平均提高了10%,在随后的6个月中,指数又反弹了 35%,达到峰值。

汇丰指出,就短期来看,目前任何有关盈利的利好消息都会给股市带来一定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看,确实存在共识盈利预期下调的风险,但可能要到2024年四季度才会显露,在此之前股市仍有很大支撑。

2023年,受到房地产和商品部门的拖累,中国企业的EPS增长率为7%,但如果剔除这两个部门的影响,其他行业的整体EPS增长了15%。
虽然一季度盈利总体情况不及预期,导致对全年盈利的预期有所下调,但全年的盈利预期主要取决于四季度的盈利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