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开国中将张经武出生入死、戎马一生,在民族危亡和事关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时刻,他曾两度临危受命,去执行极为艰难的统战任务。他用忠诚、智慧和勇敢,为祖国奉献了一生。

但由于战争年代环境的恶劣,张经武将军的两个孩子全部早早地夭折了。

张经武亲手送走了自己最后一个孩子

张经武亲手送走了自己最后一个孩子

1938年,已经32岁的张经武还是单身一人。一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沂水王庄召开妇女工作会,从山东各县来的妇女部长相聚一堂,作为中共山东分局领导的张经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经武

在会议召开期间,张经武被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干部吸引,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这位女干部是沂水县妇女部长杨岗。

杨岗出生在山东,祖祖辈辈以行医治病为生,受家庭影响,长大后的杨岗也成为了医生。

张经武虽然对杨岗极有好感,但他考虑到当下战事紧张,还是没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直到这年12月底,张经武因为生病,与杨岗有了第一次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经武和杨岗

当时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率领全军抗战的重担就落在了张经武的身上。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不小心就惹上了风寒,高烧不退。

巧的是杨岗正在向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汇报工作,得知张经武的情况后,杨岗立刻表示自己懂些医术,或许能帮得上忙。

来到张经武的床头,杨岗将手放到他额头不摸,发现滚烫得十分厉害,便知张经武患的是重感冒,必须立刻服药。与郭洪涛说清楚病况之后,杨岗就一溜烟地跑去熬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经武

半个小时后,杨岗再次出现在张经武的床头,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中药。张经武也顾不得药苦,咕咚咚两三下就喝下了肚。神奇的是,张经武到半夜出了一身汗之后,一下子就感觉身体轻快了不少,他的病被治好了。

等第二天杨岗看到张经武时,他已经能够下地了。见到杨岗,张经武含笑道:“你真是妙手回春,一服药就把我治好了。”

此事过后,杨岗被调到了张经武的身边整理文件、抄写报告、处理日常事务,两人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经武(右)

经过几天的频繁接触与相互关心,张经武和杨岗渐渐陷入了热恋中。后来,在郭洪涛的见证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结婚当天,所有干部都为张经武获得爱情而感到高兴,纷纷提议让张经武请客。张经武一拍自己空无一物的口袋,说:“我是个穷光蛋,拿什么请客?”

没想到一旁默不作声的杨岗,突然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一枚银元交给张经武,说这是她参军时父亲留给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经武

就这样,一桌新婚酒席摆上了桌,大家都称他们的婚礼是“一元钱婚礼”。

婚后,张经武与杨岗夫妻二人恩爱无比、夫唱妇随,并于1941年迎来了第一个女儿,取名华岗。

1942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但刚过几个月,孩子就得了急性腹泻症,杨岗急忙带孩子进了医院。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医院也没有药,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没了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张经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只能忍下悲痛,安慰妻子:“我们还会有孩子的。”

1944年,张经武又迎来了第三个孩子,他和杨岗都十分期盼孩子平安降生。可偏偏命运弄人,在行军过程中,杨岗突然大出血,性命垂危。

身边同志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由于行军路上颠簸,孩子死在了腹中,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切除子宫,如此才能保住杨岗的姓名。但这样一来,杨岗就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医院的通知书送到张经武手中时,他心如刀绞,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为了保住杨岗的性命,他只能含泪在手术单上签下名字,亲手送走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

李井泉致电张经武:这个孩子归你了

李井泉致电张经武:这个孩子归你了

张经武与杨岗痛失两个孩子的事情,受到了贺龙夫妇和李井泉夫妇的同情。李井泉多次来到张经武家中安慰、劝导,帮助他们消除悲痛。

张经武和李井泉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在晋绥军区,他们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参谋长,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井泉

看到好友如此痛苦,李井泉的心也像针扎一样难受,他暗暗下定决心,如果今后有帮助好友的机会,他一定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52年,李井泉的夫人肖里怀上了第八个孩子。孩子刚出生,李井泉就对妻子说:“张经武的情况你也了解,他是党的优秀干部,为革命出生入死几十年。多年来他一直想要个孩子,我们就把老八送给他吧!”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肖里最初也十分不舍,但想到张经武夫妇为国家付出了那么多,她便释然 了,同意把孩子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井泉

其实在此之前,李井泉和肖里已经将两个孩子送了人。1945年,李井泉将老三李巨一送给了战友孙志远和夫人赵磊;1948年,他们又将老五申再望送给了战友张志达和夫人申国藩。这一次是他们送走的第三个孩子。

肖里答应后,李井泉立即致电张经武:“这个孩子归你了。”

张经武夫妇高兴极了,经李井泉提醒,他们按照客家人的辈分,为这个没见过面的孩子取名张华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井泉、肖里在西安

两年后,张经武奉命陪同十四世达赖喇嘛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路经成都时,李井泉将孩子交给了张经武。

从此,张华川便跟着养父张经武在北京生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中,张经武夫妇一直待他如亲生儿子般疼爱,以至于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父母亲生的。

直到1967年,风云剧变,当年李井泉送儿子给张经武的事情被人翻了出来,张华川才从同学口中听说了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华川不可置信,父亲张经武与李井泉交好的事情他一直知道,小时候李井泉也经常利用在京开会的机会从成都到北京看他。那时候,李井泉见到他总是“老八,老八”地叫着,他也曾询问过母亲为什么这么叫他,母亲只是说:“那只是个昵称,把你当自己的儿子看待。”

张华川想,如果事实真如传言那样,小时候的事情就都能对得上了。但他还是不敢相信,便立马跑回家询问母亲:“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

杨岗见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了,便向儿子吐露了实情。张华川大为震惊,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平复自己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井泉(前排左三)陪同邓小平(前排左四)视察遵义

1972年,张华川第一次以亲生儿子的身份与父亲李井泉见面,却并没有像电视剧中演得那样“感人肺腑”。

见到父亲,张华川询问道:“我是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但李井泉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向儿子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嘱咐他要听党的话。在李井泉欲言又止的神情中,张华川明白了一切。

虽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但张华川十分感激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始终没有改回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华川

20世纪90年代,张华川曾立志编写一部记述养父张经武生平和业绩的书。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一部《张经武与西藏的解放事业》面世。

后来,张华川又通过近四年的时间搜集了生父李井泉的事迹,一本讲述李井泉的书籍——《开国元勋李井泉》问世。

在许多知道张经武和李井泉事迹的人中,有不少人感慨道:“张经武没白养这个儿子,李井泉也没白生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