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玩,吃饭时手机也不离手。”5月19日,市民孙燕丽提起5岁儿子的表现满脸愁容。如今,手机、平板电脑已逐渐成为许多孩子的“掌中宝”。5月18日中午,记者在位于神火大道旁的一家连锁快餐店看到,一个男孩正在用手机刷短视频。20分钟过去了,男孩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手机屏幕。记者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年龄,家长说:“孩子5岁多了。平时一拿到手机就玩得停不下来。”家长无奈地说。

“我和爱人白天要上班,每天早上我就把平板电脑和电话手表放在床头,孩子醒了会打电话给我们,然后他一边看平板电脑,一边等我们回来。”市民李慧慧告诉记者。记者采访多位家长了解到,有的家长出去上班后,会把孩子交给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保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指出,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产品,0岁到6岁儿童使用电子视频产品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得超过1小时。此外,长期沉迷电子产品,导致孩子活动减少,易诱发孩子肥胖或身体发育不良。市中医院眼科专家任广运表示,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除了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外,还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危害。“短期内连续近距离用眼引起的假性近视,是有望通过药物治疗和视觉训练恢复的。如果没有弄清真假近视,盲目把孩子的镜片度数配上去,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头晕、眼痛等症状,甚至发展为真性近视。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或者眼部不适,要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眼科就诊。”任广运说。此外,沉溺在电子产品中,甚至还会影响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因此,家长要学会利用电子产品,激发孩子思考问题。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陪宝宝认字、听各种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画画等,不要下载太多的游戏,只保留1至2个益智类游戏即可。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