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出谋划策,往往一条计策就能解决大问题。然而历史上谋士如云,如果选出历史上的十大谋士,您会选择谁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

第十名、贾诩

贾诩堪称是三国“毒士”,原是董卓的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败亡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后跟随张绣投靠曹操,继而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贾诩洞悉人性的弱点,出谋划策没有底线,他献过五大毒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就是董卓被杀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结果使得长安城如人间炼狱一般。第二个是曹操二征张绣时,不克而还。张绣想要追击曹操,贾诩不让,张绣执意要去,结果大败而归。等到张绣败回,贾诩建议抓紧出兵去揍曹操,果然大获全胜。第三个是劝已经反叛曹操的张绣再次降曹;第四个是挑起马超和韩遂之间的内讧,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第五个就是暗助曹丕,使其成功坐上王位。也正是如此,曹丕继位后拜其为太尉,三年后以77岁高龄善终。

第九名、王猛

王猛是前秦时期名臣,苻坚的得力助手。王猛文武双全,善于谋略和用兵,寿光年间成为前秦尚书吕婆楼的幕僚,后被吕婆楼推荐给东海王苻坚,两人一见如故。苻坚继位后,王猛便成为苻坚的得力助手辅佐苻坚治理国家。

王猛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励精图治,辅佐苻坚陆续消灭前燕、前仇池国、前凉、代国,取东晋梁、益二州,派吕光征讨西域,结束北方长期分裂的局面。前秦出现了小康局面,这一切王猛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八名、范蠡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和商人。被史学界称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经营之神、商家鼻祖,被中国民间恭奉为“文财神”。他最大的功劳莫过于辅佐勾践复国。吴越大战后,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也成为吴国的俘虏并进入吴国宫廷服侍吴王,在隐忍了几年后,勾践被放回国内,此后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后再范蠡的帮助下起兵灭掉吴国。而范蠡也看出来勾践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脾性,于是在帮助勾践复国后就功成身退,离开勾践去经商,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最终以88岁高龄去世。

第七名、诸葛亮

至于诸葛亮,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他躬耕南阳时,刘备便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顺势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益州之地,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兢兢业业的辅佐了刘禅12年,最终于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终年54岁。

第六名、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要谋士,他早年曾在元朝为官,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辞官归隐,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朱元璋的邀请下出山,成为朱元璋的谋臣,参与机要决策。他针对当时形势,提出时务十八策,被采纳,后又陆续陈策。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任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历法、奏立军卫法。洪武八年去世。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称他为“吾之子房也”。

第五名、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公元前512年,在伍子胥的七荐之下,吴王阖闾接见了孙武,当初在隐居时孙武就写完了《孙子兵法》,于是他带着自己的著作来见吴王,吴王对其大加赞赏并任命他为吴将。柏举之战,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武给后世最大的影响便是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第四名、管仲

管仲有华夏第一相之称,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继位后,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而后管仲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一跃成为春秋第一 霸主。不过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也没有选好接班人,齐国很快就衰败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名、张良

张良是战国末年韩国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是刘邦的三杰之一。张良曾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后来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被册封为留侯。

张良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曾评价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名、姜子牙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和思想家,他通晓天文地理,深谙治国安邦之道,七十岁时在渭水之滨遇到周文王,被其拜为军师,开始辅佐周文王,后又辅佐周武王灭商,战后因功受封于齐。姜子牙先后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道家尊之为始祖,兵家奉之为武祖,儒、法、纵横诸家,亦皆追溯其为本家人物,故姜太公有“百家宗师”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名、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他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被后世尊为“谋圣”,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他的作品《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历代列为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谷子弟子众多,最出色的弟子苏秦、张仪,苏秦是七国征战时的著名军事家,而张仪是战国时的著名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