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东出现拳头大的冰雹后,广西又打破了全区雨强记录,甚至这一次滑动60分钟的雨量,超过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的整点一小时雨量、滑动60分钟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昨天白天和今天上午桂北桂中和沿海有暴雨、局地大暴雨、防城港、南宁市有特大暴雨,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24小时累计雨量610.5mm,打破钦州市历史记录,该镇19日03时录得的1小时降雨189.6mm,打破广西小时雨量历史记录。预计今天桂东和沿海地区仍有大暴雨,局地降雨量大,致灾风险高,很有可能会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遭遇如此的大雨,并不是第一回了,就在2010年,广西曾出现过连续两次特大暴雨灾害事件。

第一次

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广西多地出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并且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现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在这一轮的灾害中,广西全区共有42个县(市、区),306万余人受灾,造成51人死亡,11118间房屋倒塌,182点四六千公顷农作物受灾,承载面积150.01千公顷,损坏灌溉设施3999处,损坏水库15座,其中仅仅是对水利设施的破坏,就造成了12亿的经济损失。

第二次

2010年6月16日,又一轮罕见强阵雨带给广西的灾情还在进一步扩大,致37人遇难,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亿。

广西累计紧急转移安置17.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35千公顷,房屋倒塌12506间,损坏房屋16319间。

而这两次暴雨灾难中,24小时之内降雨量最高也就是来宾市469.8mm,与本次广西受灾的钦州市24小时累计雨量610.5mm而言,都还是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降雨量?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因此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而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季节。在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季风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处在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以贺州——东兰一线为界,此界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气温为零下8.4~2.9度。整体来说雨水充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少夏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4月到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每年的10月到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对于广西来说,本轮的特大暴雨实际上是因地理环境与季风的影响而导致的自然现象,就如同环太平洋的岛屿几乎每天都会地震一样,属于正常的周期现象。

排水不畅导致路面积水?

此次大暴雨导致南宁市城区多处路面积水严重,仅南宁市秀田路西积水就已经达到了最深1.4米左右,不少车辆因此而被淹没。不少网友认为这与地下排水设施有极大的关系,反而真相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广西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广西实行了“一城一策”计划。预计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和存量城市易涝积水点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做好风险注意防范?

城市内涝不仅会导致树木倒伏,还可能引发危房、挡墙和临时构建物的倒塌,造成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的中断,甚至会引发危化品事故等等严重的情况。

而引起更为可怕的自然现象,很可能是洪水、地面坍塌、地质灾害等等次生衍生灾难。

1、行人自救

尽量不要在积水路段上行走,更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如果发现高压线塔倾斜的情况,一定要迅速离开,防止触电。

2、家中内涝积水处理

对于一些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以垫高家具或者在门外放上沙袋,防止积水进入,一旦屋内有积水及时断电。

3、驾车应对

不走不熟悉的路,经过洼地时一定要减速行驶,不要快冲,确保车过激起的水浪不要没进排气管。

4、遇险时措施

如果遇到危险,一定要打电话给110或者119。如果无法通讯,采取呼喊的方式时,可以晃动颜色鲜艳的衣服。

天灾人祸无法避免,遇到问题不要着急,静下来,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