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上海发生“一月风暴”之后,造反派夺权成功,也是在这之后,上海市革委会正式成立。受上海影响,全国各省市纷纷效仿,陆续成立了省级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浙江省革委会正式成立,其中南萍担任了省革委会主任,熊应堂等人担任了省革委会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曾担任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的熊应堂,1971年,浙江省委恢复之后,熊应堂又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那么,熊应堂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

熊应堂出生于1911年,湖北黄安人。土地革命时期,熊应堂参加了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以及川陕根据地的开辟、巩固等战斗,并在1935年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熊应堂南征北战,置生死于度外,最终在我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熊应堂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四军,担任了空四军军长。1955年授衔时,熊应堂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熊应堂调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继续投身我军的正规化建设。

1965年,熊应堂担任了二十军军长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一年之后,也就是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浙江省各地的造反派也活跃起来,频繁制造武斗,影响社会秩序。在这种背景下,1967年3月,经过中央批准,浙江实行了军管,龙潜担任军管会主任,南萍等人担任军管会副主任。

不过,军管会内部矛盾重重,尤其是南萍与龙潜不和,1967年8月,中央决定改组浙江省军管会,南萍成为军管会的新任主任,熊应堂继续担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68年,浙江省革委会成立后,熊应堂作为军队干部,被结合进省革委会,并担任了副主任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年,浙江省委恢复,也是这一年,60岁的熊应堂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成为浙江省的“三把手”。不过,熊应堂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间不长,1972年3月,中央专门召开了解决浙江问题的相关会议,在这次会议上,61岁的熊应堂受到批评,实际上被免除了职务,并被审查。

被审查一段时间后,熊应堂被认为犯了错误,但并没有正式的结论。在这之后不久,熊应堂又被安排到四川搞国防建设,他的妻子也跟随他前往四川。值得一提的是,熊应堂在杭州的住处并没有闲置下来,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熊紫平、熊北平继续住在那里。

熊紫平与熊北平自幼娇生惯养,上学期间就不学无术,欺负学生与老师,但因为他们的身份,被欺负的人往往敢怒不敢言。父母离开杭州之后,熊紫平与熊北平更是缺乏大人的监督,越发狂妄。1974年到1978年期间,熊紫平与熊北平犯下了多起罪行,侮辱了很多青年妇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10月,熊紫平与熊北平被捕,一开始,二熊态度嚣张,甚至威胁办案人员。但办案人员把利害关系讲清楚之后,哥哥熊北平开始交代罪行,弟弟熊紫平依然态度嚣张。1979年,熊北平被判死缓,熊紫平被判死刑。此后熊北平入狱服刑,但最终在狱中自杀,令人唏嘘。

作为熊紫平与熊北平的父亲,熊应堂并没有干预案件的侦破工作,晚年的熊应堂主要生活在上海,于1996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