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徐汇区华泾镇沙家浜小区857证居民全部签署了房屋征收协议。8辆大型搬场车的笛声,象征着居民奔赴新的生活,也宣告着沙家浜居民区历史使命的终结。

35号楼陆阿姨在沙家浜已生活了64年,她们一家是很早就在此生活的渔民,家里有一条木船,经常在黄浦江中捕鱼,捕获最多的是鲫鱼。因为这个原因,此地原名“网船浪”。

再见,网船浪人

“网船”得名于船上装有网具,可以进行撒网、起网、捞鱼等。周作人《苦茶随笔》中写道:“家乡名渔家之船曰网船,渔妇曰网船婆。夏秋鱼虾盛时,网船婆蓑笠赤脚,与渔人分道卖鱼虾,自率儿女携虾桶登岸,至所识大户厨下卖虾,易钱回船,不避大风雨。”

“浪”在苏州一带的方言里,释意为:“犹上。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比如,“戏台上”说成是“戏台浪”,“凳子上”说成是“凳子浪”,“船上人”就说成“船浪人”。上海历史上有很多称之为“浪”的地名,比如“孙更浪”“陶更浪”“张行浪”,现在的“关港”也曾称“关浪”“关上”。

所以“网船浪人”的意思就是“住在渔船上的人”,在古代也叫“疍民”。据有人引宋朝《太平寰宇记》说:“疍户多生于江海,居于舟船,逐水而居。”还记得电影《长津湖》里的镜头吗?伍千里、伍万里就是疍民。

这样的生活,无疑是苦难交加。苏州《胜浦镇志》有民谣描述了“网船娘”的生活:“网船娘姨苦凄凄,夜夜困块冷平基(平基指船甲板)。日里张鱼拖虾忙,夜里还要捉田鸡。捉着三只臭螃蜞,一早上市换麦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船及网船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代的肇嘉浜,网船浪人的聚居处

近代战乱时期,江浙尤其是江苏地区,很多渔民撑着小船逃到上海。由于在岸上无立锥之地,也没有资格入籍,通常形成由各色木船甚至筏子构成的聚居之地。男人以捕鱼、卖苦力、脚担谋生,女人在餐馆工作、卖鱼卖菜、编竹篮等。这样的聚居地往往成为混乱之处。

解放后,国家大规模安排疍民上岸。有趣的是,1950年初,东南各省的疍民曾一度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但1955年民族识别调查后,中央认为疍民由于长期融入汉族,原本疍民的特色语言、文化风俗都消失殆尽,因而认定为汉族的一部分。

于是,疍民们自然就告别了网船浪人的旧身份,奔赴了新生活。沙家浜的网船浪人,一部分于1955年加入华新高级社,组成水上运输队,1959年转入港口装卸站;一部分自己集资组队,后来又与闵行(闵行镇)、塘湾(今塘湾镇)的渔民联合组成了江海渔业社,继续经营水产捕捞。

再见,网船浪

文化总是有其延续性的传承。上了岸的渔民,聚居之处往往有自己特色的命名。沙家浜,清代中叶杨姓渔民最早定居于此,其后又有李、陆两姓渔民来此,逐渐形成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称为“网船浪”。上海松江、奉贤、金山、浦东目前还有“网船浜”的相关名称,嘉兴平湖也有“网船浪”地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的渔民新村,归属于原华泾乡新三行政村

网船浪地块后来建设了渔民新村。沙家浜之名,并非来自京剧《沙家浜》——原著《血染着的姓名》于1957年出版,1964年京剧《芦荡火种》成型并于当年改名《沙家浜》,而上述1951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已经出现“沙家浜”的名称。沙家浜之名来源于“沙家浜港”,它是华泾港南面一条东西向的小港,2000年填没,筑成了华济路。

沙家浜地块还有个非常值得一提的故事。1977年,华浦大队开了一条排水河,位置在沙家浜小区北围墙外,一头是黄浦江,流经印象欧洲、华欣家园两个小区之间,过了龙吴路后沿华泾镇政府北围墙外流入华泾港,终点是香花桥。据《龙华志》:香花桥又称永泰桥,俗名寺桥,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永泰桥”相传为宋高宗题名。桥石出自武康,刻有人物山水。原来是通往关港、曹行古官道上的主要桥梁,1980年代只剩下三条石桥面。据老人讲,位置大约在现在770路公交终点站附近。

“宋高宗题名”听起来比较玄,但清朝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有载:“百五园林总辟畦,听莺桥古跨乌泥。绍兴年代于今远,御笔还留永泰题。”“百五”就是“富埒王侯”的张百五,他随宋室南迁,建宁国寺、筑清和桥(即长桥)、开仓赈济饥荒百姓,尤其开凿长渠使乌泥泾通黄浦,改善了宁国寺以西“八千亩”土地——这块土地是江南最早种植棉花的地方,“乌泥泾+棉花”为黄道婆推动“棉花革命”奠定了基础,也是上海繁荣兴盛的起点。这样的人物,能得到皇帝的御笔题词,也是合情合理的。

听莺桥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嘉庆《上海县志》讲“(黄母祠)明代两经建废,万历年间张之象又改建于张家浜听莺桥畔”。张家浜古河道,大体位置与目前东新港相仿。听莺桥在清朝康熙年间还存在,当时的诗人高不骞(1678—1764年)《乌泥泾夜寻黄母祠》中有句“听莺桥畔月,犹照玉人梭”。从这一点推测,香花桥、永泰桥、听莺桥应该是同一个,否则香花桥也不会“桥石出自武康,刻有人物山水”——毕竟是皇帝题名的。

话题拉回来——历史总在进步,1992年渔民新村周边开发房地产,以沙家浜港为界,浜南为75弄、浜北为38弄;2000年河浜填没筑路。所以,沙家浜小区目前地址为华济路2号,产证地址是沙家浜路75弄、38弄;地址为华济路2弄27-31号的,是后期建设近黄浦江的房屋,原标注“无弄”。江海渔业社居民们住到了沙家浜路75弄;38弄的居民则包括了虹桥路动迁、市解困办分房的居民,也包括支内支疆回沪居民、购房的新上海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华泾镇黄浦江沿岸最早的住宅区,政府后来也持续投入,先后的项目包括小区封闭管理、全面安装监控系统、设置对讲防盗门、建设居民活动室、重排自来水管、添置公共设施、翻修路面、开辟休闲广场、迁转煤炭堆场、消除对岸水泥码头噪音、停车场扩容、小区综合治理等。

小区居民自治共治也颇有特色。结合外来人口较多的情况,2003年成立了徐汇区第一个“外来嫂之家”,体现了“网船浪”海纳百川的情结;“绿聚人”议事会,卢伯平、汪关民、江志阁三位社区达人,带领大家拣回当作垃圾的废旧家具、包装盒,细细打磨、变废为宝,做成各种盆景,吸引了董英、钱元喜等一批居民,也有杨余芳等渔民的后代——据说船上有养花自娱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团队不断向社区议事、社区参与、社区自治拓展,引领小区综合改造、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达到了“以绿聚人”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线所及,都是卢伯平他们“拣来的宝”

再见,沙家浜

沙家浜小区紧邻黄浦江沿岸,地质较为疏松。尽管华泾镇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持续打造“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新亮点、宜乐宜游新空间、人民城市新地标,包括持续推进民心工程、加快推动文旅功能提升、打造儿童友好示范区、提升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水平等工作。徐汇滨江岸线的龙腾大道南拓工程,沙家浜小区正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节点。该地块的顺利征收,有利于激活城市生态和人文资源,构建更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空间,为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华泾”按下加速键。

为做好动迁工作,自沙家浜小区正式纳入征收计划,华泾镇提前组建了沙家浜居民区房屋征收补偿项目临时支部委员会,3天内召开了8场圆桌会,参与圆桌会居民188人,会场外参与答疑居民约260人。党建引领之下,征收工作组建好队伍、精准排摸、优化方案、党员带头,紧密联系居民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面解决共性问题、化解个性矛盾,最终提前5天完成了所有居民的预签约。

说再见,依然有不舍。谈起老邻居、老朋友,陆阿姨眼眶湿润:“现在要各自分开,还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但城市的更新、生活的变化,更多的是欢喜。陆阿姨的女儿小杨说:“我在这边出生,到现在也有41年了,很舍不得,但是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给我们开启美好的生活,还是很高兴的!”1951年入住的渔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主人)很激动:从渔民房子到小区房子,现在又遇到城市更新的机会,生活品质更高了,“今天我们都很激动,要搬新家了,过去想了多少年,现在终于实现了搬迁,迎新居!”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网船浪人的每一次“再见”,都是新的开始;每个人的圆梦瞬间,是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也折射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路上的进步。新的征程上,每一刻都充满了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好,要勇敢向前。

再见,网船浪人!

再见,网船浪!

再见,沙家浜!

作者:毕信仁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