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阵雨过后的宝安青少年宫“青”风习习。循着歌声,人们从青年会客厅走进下沉广场,青年们簇拥在各式乐器周围,齐声合唱“难离难舍想抱紧些”,为这场精彩纷呈的青年社团文化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宝安区青年社团文化节暨首届青年社团公益创新项目大赛在宝安青少年宫精彩上演。27个青年社团齐聚,通过生活集市、文化展示和决赛路演等形式,让人们看到了宝安青年社团文化的多元魅力与勃勃生机。经过激烈的角逐,后座音乐乌托邦、citywalk·走读新桥等5个社团项目获评“示范项目”,暖心“蔬”送队、新桥社区青工剧团、一颗糖青年等10个社团项目获评“优秀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创美好,青年社团齐聚一堂

“咚咚锵,咚咚锵……”当天上午,随着锣鼓声响起,麒麟舞动、醒狮翻腾,拉开了青年社团生活集市的序幕。从麒麟醒狮到蛋墨手工艺,从乐队演唱到VR冲浪体验,各类传统与创意、公益与科技交织的青年社团纷纷亮相,为围观市民“拉满”体验感。市民通过在指定摊位打卡体验,获得专属印章,完成一次宝安青年社团多元文化的“深度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青春宝安新势力 闪亮城市合伙人”首届青年社团公益创新项目大赛决赛上演精彩角逐。16个青年社团围绕项目基本情况、发展理念、策划实施、预期成效等进行路演,为链接更多资源,争取更多支持而“一较高下”。最终,综合评审青年社团的活跃度、青年的参与度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可推广性等多个方面,后座音乐乌托邦、citywalk·走读新桥等5个社团项目获评“示范项目”,暖心“蔬”送队、新桥社区青工剧团、一颗糖青年等10个社团项目获评“优秀项目”。本次大赛还得到了深圳嗨森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捐赠50万预购券,助力宝安区青年社团持续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同成长,青年与社团发展双向赋能

获奖社团之一的后座音乐乌托邦的骨干成员王彦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两年前,王彦方偶然参加了后座音乐乌托邦组织的一场公益汇演,自此便与这个社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她从一名普通的声乐爱好者迅速成长为社团的骨干成员,这一转变让她深刻感受到了社团活动的魅力和价值。她表示:“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因为音乐这个共同的原因聚在一起,有链接,有交流,我感到很满足、很充实也很开心。”此外,后座音乐乌托邦还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号召,参与了“青年夜校”项目,每周都会为热爱音乐的青年们提供多个公益乐器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认为兴趣是生活的一颗糖,所以给社团取名‘一颗糖青年’。”负责人杨东骏介绍道。其实,除了趣缘,地缘、业缘、益缘或学缘也都是各个社团成立的纽带。拥有清平古墟、永兴桥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新桥街道为Citywalk·走读新桥社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该社团平均每月接待17个团体,今年已开展解说200余场,接待超3万人次。社团主讲人龙丽婷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解说方式和技术手段,融合汉服解说和数字化手段,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共筑梦想,宝安“青春效应”持续扩大

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宝安区首届青年社团公益创新项目大赛历时五个月,历经项目申报、初审、决赛等环节。团区委组织专家对社团青年骨干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指导,助力社团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在新兴青年群体日益活跃的今天,宝安团区委探索以青年社团为抓手,通过“组织覆盖、培养覆盖、反哺覆盖”等方式,将各类青年群体有效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目前,已直接联系青年社团超过200个。

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宝安团区委同步启动“青社学堂”项目,并为首批“青社学堂”导师授予聘书。接下来,宝安团区委将携手深耕社群运营、基层治理、专业领域的有关专家,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实现“走出去”开拓视野、“引进来”蓄能赋势,让知识与资源在社团间加速流动,不断强化青年社团的内生动力。同时,邀请优秀青年社团主理人,一同打磨出规范化、可复制的“社团主理人成长手册”和“青年社团培育手册”,助力每一个有梦想的青年朋友厘清社团发展路径。通过“以青年引领青年,以活动影响青年”的模式,最大程度激发青年社团的活力与创造力,让青年社团的“青春效应”更加凸显。

深圳晚报记者 吴智欣 黄励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