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1958年2月11日余秋里将军,按照党中央的意见与李聚奎将军互调,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当时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并不是很顺利,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商议,最终决定余秋里担任石油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余秋里上任后,一直在石油部门呕心沥血,到1982年,原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找到了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俩人侃侃而谈。

但是在这之前,俩人却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余秋里却拍案而起,怒斥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你糊涂到家了,孰轻孰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余秋里怎样当上石油部长呢?为何会和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争吵呢?

毛主席派余秋里搞石油

毛主席派余秋里搞石油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说:

“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

朱老总也曾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说:

“石油重要啊!没有油,坦克,大炮还不如个打狗棍,打狗棍拿着还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没有油就开不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5年建立石油工业部,李聚奎出任部长,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仍然没能让中国的石油工业有很大的改观,此时的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探明的石油资源太少,石油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

因此在1958年年初,毛主席对周总理说:

“请你和彭德怀同志商量一下,从军队高级将领中选一位同志,接替李聚奎同志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便举荐了时任总后勤政委的余秋里,彭德怀说:

“余秋里是军队高级将领中比较年轻的,而且这个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想法。”

周总理也表示赞同,在西北的战场上他们就见过面,对这个人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当即将情况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当即表示同意,他说:

“就这么定了,余秋里到石油部任部长,李聚奎同志到总后任政委,你可以和余秋里同志谈谈,让他思想上有点准备,过几天,我还是要和他谈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早春的一个下午,余秋里被毛主席召见,他跟随卫士,径直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已经在沙发上等候了,余秋里叫了一声“主席”,给毛主席敬礼,毛主席请他坐下后,问道:

“你们最近在做什么事情啊?”

余秋里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毛主席听后说: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就好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话很快进入正题,毛主席说:

“总理他们提议,把你调到石油部当部长,我们都赞成,总理和你谈过了吧?”

其实,几天前在怀仁堂开会时,周总理把余秋里叫到一边,对他说:

“秋里同志,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当时思想毫无准备,他稍加考虑后说:

“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

周总理说:

“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面对毛主席,余秋里说:

“总理前几天和我谈过,我考虑,我从来没有搞过工作,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承担不了,军队中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

毛主席没有直接回答余秋里的话,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问:

“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说:

“43岁。”

毛主席笑了:

“43岁,儿童团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接着说:

“我过去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稍微停顿一会儿,毛主席点燃一支烟,又说:

“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子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余秋里默默地听他谈话,又问:

“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

余秋里赶紧说:

“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

“部长以上干部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

他还笑着补充一句:

“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又说:

“李聚奎是个很好的同志,他年纪大了,你年轻,精力充沛,中央决定,你们两个换一换。”

余秋里见毛主席这么一说,就回答:

“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到实践中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

毛主席站起来,说:

“好!就这么定了,你如果缺干部,可以指名要军以上干部你愿意选谁就选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菊香书屋出来,余秋里回味着毛主席的谈话,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改变中国石油工业命运的重大决策。也是他从政经历的一次重大转折。

2月11日,余秋里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命,为石油部工业部部长,之后,余秋里全身心投入石油的建设中,上任伊始,余秋里就以小学生的姿态,向专家请教,向技术人员请教,甚至向一线工人请教,还参与了一场非常著名的大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多次登门拜访地质部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向他讨教理论知识,为此余秋里说:

“要想加快石油工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找到石油储量,东方不亮西方亮,随着东部地区石油勘探工作的开展,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哪里有发现,哪里有突破,哪里条件好,我们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以尽快找到新的油田。”

然而,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大西北的石油资源和储量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很多石油工人却放着石油工作不做,专门去搞炼钢,荒废主业,因此余秋里和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发生了争执……

余秋里和冼恒汉发生争执,余秋里怒斥

石油工人这样的作风让余秋里很着急,他希望负责甘肃省全面工作的冼恒汉,可以出面阻止,毕竟他们都是一野的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冼恒汉却赞同这些人的做法,他对余秋里说:

“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打消。这也不符合当前的形势。”

余秋里听后,拍案而起,怒批冼恒汉:“你真是糊涂到家了,这是严重地对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石油产量和虚假作风孰轻孰重,你根本分不清。”

说完,余秋里直接离开冼恒汉的办公室,其实他们都对当时的形势无奈,但是此次争吵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战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冼恒汉还去探望过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试探问自己的工作问题,余秋里耐心劝慰道:

“好多老同志都很关心你”。

余秋里在石油部上任七年,大庆油田之后,胜利油田等一批油田也顺利出油,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之后余秋里又被调回总政部,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坚持原则,身残志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