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庄状元”在台湾

庄状元”姓庄名俊元,福建晋江人,清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1836年)二甲第31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甘肃西宁知府。年四十辞官返乡,其后三十余年往返居住于闽、台两地,尽得林泉之乐,享年七十有二。

在闽、台两地,人们常称庄俊元为“庄状元”,这是因为在闽南语里,“俊元”音近于“状元”。无论谁用闽南语指名道姓叫“庄俊元”,听起来也是毕恭毕敬在称呼“庄状元”也。人们也常说他是“差点成为状元的男人”,这同一个民间故事有关。相传,庄俊元在乡试(俗称考举人)前曾到九仙山仙祖庙祈梦。按照梦中仙祖的指示,到指定地点观竹。找到一株孤竹,却见竹下有老翁席地而坐,哭泣甚哀,自称老而无子,祈梦于仙祖庙,梦中得仙祖指示来此观竹,三日未见征兆,惟见孤竹无枝无叶,“毋乃神已暗示不侫终无嗣也?”庄俊元安慰他说:“孤竹君有伯夷、叔齐二子。是则,翁亦必有二子”,翁闻言大喜,道谢不置,谓:“天佑相公,功名早达,今年必中,中而又中”,语未毕而庄俊元止之曰:“好了,好了”。孤竹与老翁忽于片刻间消失。庄俊元果然于当年乡试中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又中为进士,或谓让老翁把“中而又中”的话说完,没准就中状元了。当然,庄俊元在榜上名列二甲第31名,距一甲第1名(一甲共3名,一甲第1名为状元)仅33位之差,勉强可以夸张地说他是“差点成为状元的男人”了。

庄俊元的父、兄常年在台湾经商,庄俊元辞官后也曾在台湾常住。庄俊元兼擅联语、书法,据说当庄俊元在台居住,“台湾寺庙主持,求其手书楹联不绝于途”。其实,台湾的寺庙外,书院、府第也多有求其手书楹联者,至今保存犹多。

于今视之,庄俊元的楹联富于历史文化内涵,其文采和古早味已成寺庙、书院、府第等古迹的组成部分。兹举其《(台湾)道东书院祀朱子》(三联之一)而言之。其联曰:“继周程翼圣传经开十闽之道统,任陆王分门别派障百川而东流”。这是嵌字联,将道、东分嵌于上、下联;“书院必祀朱子”(邓传安:《(台湾)文开书院从祀议示鹿仔港绅士》),是闽、台两地书院的共同情况,“台湾道东书院祀朱子”即又一事例也;联中“十闽”一语,则有闽省行政区划沿革的历史在焉:明代置“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辖福州、建宁、邵武、延平、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及福宁直隶州;清沿明制,初亦设八府一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入籍,益一而九”(薛起凤:《鹭江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奏升为府,并列十闽”(乾隆《福宁府志》旧序)。

附带言之,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适逢“太后六旬万寿”,当年会试遂改正科为恩科;是科状元林鸿年是清代福建的第一位状元,福建闽县人。林状元是“庄状元”的会试、殿试同年和福建老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