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1年,16岁的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炘炀,因一句话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

如今,12年过去,随着“神童张炘炀:卡里仅剩几千元”的热搜爆火,这个10岁考上大学、16岁读博的天才少年又一次引发人们关注。

作为天之骄子的张炘炀,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当代“方仲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生“神童” 跨级求学

2005年的高考考场,一如既往地汇聚了不计其数的高考考生。每个人都踌躇满志的收拾好行装,为这场人生大考铆足了劲头。而在这一众朝气蓬勃的少年中,有一道瘦小的身影显得格外瞩目,他便是10岁的张炘炀。

对张炘炀来说,学习似乎就像吃饭喝水一般容易,别人耗时九年才能读完的义务教育,在他这里几乎是跳级式完成。在正式参加高考前,张炘炀已经完成了两年的初中学习,刚从盘山县中学结束高中学业。在派出所办完临时户籍证明后,张炘炀和考生们一道走进了考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小时候的张炘炀

结局似乎毫不出乎张炘炀的预料,他以505的高分顺利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当年火遍全网的“国内最小大学生”。2008年,13岁的张炘炀又更上一层楼,成为北京工业大学最小的硕士生;3年后,他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专业录取,在16岁时就成为了博士生。

这种非同一般的经历,即便是放在小说里也很难实现。然而,张炘炀毫不费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轻松做到了。高考很难,但他考出了高分;读研和读博也不容易,可他也能坦然应对,仿佛从不存在什么压力。而张炘炀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和他的成长经历也脱不开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7月,张炘炀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父亲张会祥和母亲吴慧娟都是知识分子。张会祥年轻时曾考上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第一届MBA班,但奈何因为家境贫寒,实在无力担负每年1万5的学费,最终只得放弃。而这件事,也成了张会祥心中永远的心结。

张炘炀的母亲吴慧娟也不简单,她是当地某学校的地理老师,学识也相当丰富。一个是差点读博的高材生,一个是地理老师,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家庭,自然也会对下一代寄予殷切的期望。但令人意外的是,最“望子成龙”心切的人竟不是母亲,而是父亲张会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为张会祥,右一为吴慧娟

这似乎也情有可原,毕竟当年的张会祥和博士学位就差一步,放弃也是为现实所迫,说不遗憾自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张炘炀刚到一两岁,张会祥就开始拉着妻子带儿子认汉字,很快就让他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

虽然张会祥在街道办的工作很忙,可每每回到家,他的第一件事必是搬出一沓书,教授张炘炀认读里面的字词。后来,为了帮儿子扩宽知识面,张会祥和妻子还特地买来了儿童绘本和故事书。可以说,为了让张炘炀赢在起跑线上,夫妻俩是下足了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张会祥的坚持不懈,张炘炀的学习天赋很快就被他激发出来。他的整个童年时期除了铺天盖地的习题,几乎没任何娱乐活动可言。即便在家,他也从没看过一天电视。6岁那年,当同龄人还在幼儿园和小学的门口撒泼打滚时,张炘炀却早已跳级读完小学。

张炘炀是从5岁开始上一年级的,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后,他快速“闪现”到二年级。这之后,他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读完三年级,跳过四年级后又花了两个月完成五年级的全部课程。最后,张炘炀再次跳级,直接进入初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张炘炀的学习之路继续开挂,从初中到高中、从研究生到博士生,他全程消耗的时间也不过寥寥数年。无可厚非,张炘炀能够落得“天才神童”的美称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栽培。相比之下,他本人付出的似乎并不算多,诚如他本人在采访中表示:

“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跟天才没有任何关系。唯一遗憾的是,我没能在高中阶段辛苦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确实如此,小学六年,张炘炀的日常几乎都被学习占据,父母时刻掌控着他的方方面面。他的身边没有要好的玩伴,没有丰富多彩的亲子时光,尽管父母整日守在身边,但交流的也往往三两句离不开“学习”二字。这一点,在张会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2005年,张炘炀的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少人都觉得他能再冲一把,纷纷劝说张炘炀再复读一年。毕竟以张炘炀当时的年纪,即便多学一年也不会耽误太多,再者,张炘炀这时还太小,缺乏自立能力,抗诱惑能力也比较薄弱。真要是去外地上大学,他又该怎么照顾自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作为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并不这样认为。他这么多年含辛茹苦的供给儿子,在张炘炀的学业上耗尽心血,就是为了让他成为人中龙凤。但与其说他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借张炘炀去填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这样一看,张炘炀更像是张会祥实现愿望的“工具人”。

张会祥会如此想,张炘炀的母亲吴慧娟更是如此。他们终归是没虚心接受网友们的建议,在2005年9月,义无反顾的将年幼的张炘炀送进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了更好照顾张炘炀,吴慧娟甚至还调动了工作,只为在异地更好的陪伴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10岁的张炘炀在父亲张会祥和母亲吴慧娟的陪伴下,走进了大学校门。校方体谅张炘炀情况特殊,专门为他和父母腾出了房子。从此,张会祥夫妇开启了漫长的“陪读”生涯。然而对张炘炀来说,这站在顶峰的感觉,真的那么完美么?

层层重压 终将崩塌

“买不起北京的房,那你有本事就别买呀!没钱的乡巴佬,赶紧回你老家的山窝窝待着去吧!”

11岁那年,就读大二的张炘炀遭遇了人生中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风雨”。那天,他所在的专业没有课,几个舍友正坐在宿舍里唠嗑。聊着聊着,众人的话题就忽然谈到了买房。张炘炀半开玩笑的吐槽了一句北京房价贵,怎料刚说完,另一个本地的舍友就毫不留情的怼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张炘炀很不理解,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还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为了适应在大城市里独自求学的大学生涯,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明明只是随口说出的话,为什么同学们要这样看待他呢?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外地来的农村人,就该受到歧视吗?

这次经历让张炘炀第一次意识到,“人生而平等”是多么不切实际的谎话。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收到的从来都是鲜花和掌声,素来没受过这般委屈。在一群本地人中间,他没有太多辩驳的资本。出身既无法改变,他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的读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岁时,张炘炀喜欢上了一个年长自己6岁的姑娘。对方长相甜美,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学霸。为了追到她,张炘炀暗下决心,立志要在北京落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张夹在MP4里的“合照”,是支持张炘炀学习下去的动力,总能给予他向前行进的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的夏天,张炘炀的刻苦学习终于迎来回报,他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如愿成为该校数学系非线性分析方向的“最小硕士研究生”。然而,刚步入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就读不久,“神童”光环所带来的反噬,便在张炘炀身上显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岁正是青春期的初始,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和身心上都会迎来巨大的改变,同时也会迎来一阵难熬的叛逆期。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如此,张炘炀也不例外,逐渐拥有自我想法的他开始厌倦父母的时刻陪伴。最终在他的坚持下,张会祥和吴慧娟回到了河北廊坊。

这下脱离了父母的管控,张炘炀总算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自由”。困在笼子里的鸟儿呆的太久,突然被放出来,行为自然也会有所放纵。然而,张炘炀显然是放纵过度了,在加入学校的台球和羽毛球协会后,他突然深陷游戏世界,成了一名资深的“网瘾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有些时候,张炘炀也会去网络论坛上看时事、发表观点,或者去看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爱好广泛虽然不是坏事,可一旦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便也在无形中成了一双将他推向深渊的“罪恶之手”。

纸包不住火,张炘炀很快就因此付出了代价。由于长期的学业停滞,他在期末考试中数科未及格,遭遇了学习生涯以来最大的“滑铁卢”。父亲张会祥得知后勃然大怒,和张炘炀大吵一架后,从学校连夜步行50多公里回了河北廊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会祥会做这么极端的举动,一方面是为了惩罚自己教育不称职,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张炘炀早日重拾学业的担子。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那天过后的张炘炀戒掉了游戏,搬到出租屋里开始准备论文。一切看似顺利,可张会祥并不知道,此刻的张炘炀已被逼上了绝路。

沦为啃老 近况唏嘘

长此以往的封闭式环境,无人陪伴的孤独加上学业的强大压力,在无形中成为了压垮张炘炀肩膀的“大山”。随着时间流逝,这一道道看不见的枷锁愈发紧绷,将张炘炀本就偏激的性格彻底推向了极端。最终,在2011年论文答辩的前一天,这颗隐雷彻底爆发了。

“你们必须给我在北京买房,如果不买,我论文答辩就不参加了,之后的学业也不会再继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这个时候,张会祥和吴慧娟才认识到儿子的心理出了大问题,可一切都太晚了。最终,他们只得暂且在北京租了房,哄骗张炘炀是买的房子,这才勉强糊弄过去。后来,张炘炀花了8年时间读完了博士,那么毕业后的他,后来又怎样了呢?

2019年博士毕业后,张炘炀先是去了宁夏师范学院当外聘讲师。然而才干了一年,2021年8月,张炘炀就突然辞掉了工作。而他此前攒下的5万积蓄,如今也已被挥霍一空。赋闲在家的他,谈及当下处境,张炘炀神色淡然的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现在并没有固定的工资,银行卡上也就剩几千块钱了。给别人打工,还想要财富自由,开什么玩笑?我父母现在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打来1万块钱,至少我是不用看别人脸色的。”

显然,这么多年当惯了众人追捧的“神童”,给别人打工这种“自降身价”的事,张炘炀断然是不肯做的。有人认为,若是当初他父母真的在北京买了房,也不至于让张炘炀变成“啃老族”。可实际上,从顶峰跌入谷底的背后,作为当事人的张炘炀又何尝不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