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30日凌晨,北京一所医院里面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离开了人世,这位老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黎玉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黎玉,可能很多人对他比较陌生,但笔者想要告诉大家的是,黎玉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上的地位,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他曾是山东野战军的缔造者之一,又担任过华东局副书记,而我军雄狮第三野战军的不少高级将领,更是由他一手培养起来的,那么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曾经如此重要的黎玉同志,为何会变得鲜为人知呢?

这就要从一则名为《关于克服党内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加强纪律性的决议》谈起,此“决议”是1948年由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主持做出的,当事人便是黎玉,而此后的黎玉,也因为这件事逐渐淡出了华东局的领导核心,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在华东系统里面并不像陈毅以及粟裕那样出名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个“决议”,在后来又被撤销了,只不过这已经是三十八年后的事情了,那是黎玉去世前不久的1986年3月,此时黎玉同志已经病重住院,这时身在医院的他,收到了党中央对山东省委发来的一则文件所作出的批示,这便是:同意撤销1948年华东局的决议。

而身在医院的黎玉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非常激动,尽管此时已经病重的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但对于党中央现在撤销了当年这个关乎了自己命运的“决议”,这让黎玉还是很开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能让一位身经百战的革命老同志如此开心,撤销此“决议”必然对于黎玉来讲意义深远,但尽管当年的黎玉同志因为此“决议”受了委屈,可对于这些事情,他此后多年时间里面都没有再讲,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勤勤恳恳工作担任农机部副部长。

而黎玉同志之所以在去世前夕才等到这个批示,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毕竟这是一桩历史公案,再加上时隔多年,很多当事人都已经去世,所以也很难彻底说明白。

对此黎玉同志晚年其实也有过自己的表态,他认为当年华东局的“决议”,尽管对自己有很多不实之词,但他之所以服从,这是战争大局的要求,毕竟战争年代危险随时发生,再加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来袭,所以他从稳定华东领导班子的角度来考虑,并没有再提此事,所以这桩公案便没有了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作为当事人的黎玉,虽然对于这件事情采取沉默的态度,可他内心里必然是希望中央能重新看待这件事情的,而后来真正帮助黎玉解决此事的,其实还是山东省委的努力,尤其是负责山东党史工作的一些同志,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据黎玉同志在回忆录中所讲,早在1982年,中共山东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的时候,很多负责山东党史工作的同志,就强烈要求他能够澄清这一段历史的真相。

由此可见,包括山东省委在内的一大批同志,他们其实对于黎玉的印象是很好的,也是很尊敬的,当然黎玉能得到山东同志的拥护,这恰恰也说明了他在山东时期的功劳,除此以外,黎玉同志曾经作为领导山东多年党的工作负责人,谈起山东党史,必然绕不开黎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更是山东党史工作的需要。

基于以上种种,最终在1985年12月的时候,山东省委发给了中央一则名为《关于黎玉、林浩同志申诉问题的复议报告》,而在这则文件中,山东省委实事求是,客观总结了黎玉同志在山东工作时期的成绩,希望以此来解决1948年,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局对黎玉所谓的“决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党中央领导人在经过认真讨论后,由胡耀邦总书记亲自批示,最终撤销了1948年华东局的决议,让老革命黎玉同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再次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对黎玉同志革命的一生产生了好奇,那么他在革命之中,具体又做了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其实黎玉对于中国革命至少有两点功劳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首先第一点,这便是黎玉同志在抗日战争前后,恢复并重建了我党在山东的革命根据地,众所周知,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山东我党的工作便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抗日战争之前,整个齐鲁大地我党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党工作的黎玉同志,在1936年临危受命,被党中央派到了山东主持工作,而在这一时期,山东一带是军阀韩复渠的地盘,其人是一个坚定的“反共”派,所以山东工作并不好做。

可对于这些困难,黎玉同志并没有退缩,他甚至在某一时期,为了掩护党的地下工作开展,还亲自拉起了黄包车,至于党的活动经费,黎玉更是做到了自力更生,没有给中央带来任何负担,就这样,在黎玉等众多同志的努力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不但山东党组织得到了恢复,并且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山东也成为了我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仅仅1939年的时候,我党在这里的武装力量,已经达到了七万余人,当然在这些人里面,也包括罗荣桓同志和陈光从山西带来的一一五师一部人马,可大家要知道的是,一一五师当时入鲁也只有几千人马,其中我军活跃在山东的绝大部分主力,还是黎玉同志发展而来的。

例如黎玉同志领导的著名的徂徕山起义,就为山东我军壮大,发挥了种子作用,并且徂徕山起义是我军首次在齐鲁大地打出八路军的旗号,也正是在这次起义之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在短短的时间里,十几个地区都以武装起义的方式,打响了山东抗日的序幕。

说到这里,其实笔者很有必要补充一点,这便是后来的山东野战军成立,和黎玉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当然现在我们提起山东野战军,大家第一和想到的可能是曾经担任过司令的陈毅元帅,实际上当时担任政治委员的黎玉,在山东野战军的影响力绝不低于陈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之外,笔者认为黎玉对中国革命的第二大贡献,便是解放战争时期,他于山东战场后勤,以及扩充兵员方面的贡献。

据山东党史资料显示,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山东共计参军的人员有五十八万之多,除直接参军的人员之外,支援前线的老百姓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有给解放军送粮食的,有给解放军运送武器弹药的,光使用过的小推车,就达四十万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山东老百姓支持革命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可谓是军民一家,而老百姓的支持也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毕竟山东战场在解放战争期间事关全局,可谓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军也很难在山东打开局面。

当然山东解放区老百姓对帮助解放军的热情如此高涨,也是有原因的,就其本质来讲,主政山东的黎玉同志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没有他在山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老百姓肯定不会这般热情对待解放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山东在黎玉的治理下,老百姓都分得了土地,他们自然会革命热情高涨,拥护解放军,这样一来,在山东彻底失去民心的国民党政府,又岂是我解放军的对手。

结合以上种种,其实我们更可以肯定一个事实,这便是谈起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山东,就绕不开黎玉同志,这也并不是宣扬他的功劳究竟有多么的大,而是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

毕竟黎玉主政山东长达十三年,这一时期又是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能清晰的看待黎玉,实际上更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前山东工作的同志们的肯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山东省委后来会给中央发去所谓的复议报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写到这里就算结束了,总而言之,历史是公正的,谁对人民有贡献,人民也必然不会忘记他,而黎玉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一生,不但是革命的一生,更是能够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毫无保留牺牲自己利益的伟大一生,让我们向老一辈革命家黎玉同志致敬,他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优秀品格,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