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路阳导演《绣春刀》横空出世。

这部武侠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笔触,放在了三个小人物被卷入政治风暴后的悲剧命运,而他们与之抗衡的唯一工具,就是手里的“绣春刀”。

所以电影就花了很大的功夫,在与刀相关的设计上——声音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三把刀,怎样在声音上做出区别?每一次挥刀,又如何能在声音上表现出差异?这些问题,都成了声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短片创作训练营》声音指导熊艺老师就在这个过程里,贡献了自己从业多年来的宝贵经验。

在训练营开课前,我们特意采访了熊艺老师,请他从声音指导的专业领域,为我们介绍了声音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艺老师

以下是采访内容的精华整理。

《绣春刀》

走上声音指导这一行,主要跟我的家庭有关。我的父亲是青岛交响乐团的团长,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作曲和指挥,因此我从小就接触并学习音乐,在音乐的环境里长大。其次,我个人对各种声音比较感兴趣,听觉比较敏感,而且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那时还是录像带的年代呐。到了高中我又喜爱上研究电子产品,当时我自己还做过音箱。所以到了读大学的时候,我毅然地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音系

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我学习到大量的理论知识,毕业后跟随苗青老师真正的进入实践,从最基础的录音工作做起,从话筒员、分组录音师、录音师,然后做了声音指导。我参与过的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绣春刀》系列《刺杀小说家》《一闪一闪亮星星》《不老奇事》电视剧《风起陇西》等。现在我是酷鲸映画影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CEO,同时也会亲身参与到拍摄、后期制作等具体的工作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片场工作的熊艺老师

我们这一代录音师刚从业的那个年代,是一个人要做大部分工作的,不光是前期的录音,还有后期的ADR配音,声音编辑,效果编辑,混音都要我们自己做。经过时代的进步,影视后期制作工业化的发展,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好处就是可以保持艺术家最大的制作想象力。而声音制作流程工艺的细化对声音部分艺术创作的整体提高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参与《绣春刀》声音制作的时候,声音制作工艺就已经非常细化了,好的声音作品也是多个艺术家努力的结果。那时候声音团队对武器的声音,就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拔刀、合刀的声音,尤其是张震挽胳膊用袖子给刀擦血的细节,导演和声音团队一起做了很多测试,用了很多种武器,包括现场拍摄用的武器都拿回到了后期做声音采样。可能你在电影里听到的是拔一把刀的声音,但这个声音可能是四五把刀混在一起的声音。也特别感谢中影声音团队龙筱竹老师祝岩峰老师王子威等等优秀的声音艺术家的倾情付出,才有那么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绣春刀》是路阳导演的第一部古装电影,当时那个年代电影的制作预算有限,但是路阳导演带领一帮有着电影梦的年轻人,从剧本阶段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攻克了种种难关,才完成了这部电影。路阳导演对声音有着很高的认知和理解,导演在电影筹备阶段每次他都会跟我们声音部门深入探讨,在现场拍摄及声音后期制作的时候,也给予我们声音部门很多专业的建议及很大的创作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阳导演(右)和张震在片场

声音设计 要被重视

说起声音制作这个工作,有几个知识点需要先解释一下。

比如,声音制作跟音乐制作,其实是两个独立的部门,但它们在电影声音中的联系又非常密切。在影视作品中,都有推进剧情,交代环境,辅助情感等作用。在最终混音的时候,这两个部门是相辅相成协同工作的,他们会在故事、画面、表演的基础上,在响度、空间、动态比例、频响均衡等细节上做艺术调整。比如,音乐的响度及频率有时候会跟效果的响度和频率有重叠,听感就会冲突,那么两个部门就会在混音过程中协同工作处理细节。当然这两个部门还有太多的配合细节,就不一一讲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的熊艺老师

还有,相对于摄影和美术部门来说,声音设计这个行业似乎不那么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恰恰相反,声音设计对一部影视作品来说非常重要。

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其实是个很综合的问题。第一是行业自身问题,就是规范制作,提高工业水平。第二是国内影视制作声音的预算大部分还是有限的,面对高质量的制作要求,捉襟见肘。等等等等,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没法一概而论。

一个高同期率电影作品,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包括制片组、摄影组、灯光组等等。现在的拍摄现场环境复杂,在拍摄过程中会有各种环境噪音、设备噪音等,对同期录音带来巨大干扰,很难保证高同期率。有时演员现场拍摄阶段台词不理想,无法更好的还原角色的语言表演和对白节奏,到了后期制做阶段需要重新配音,其实对影片声音的统一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好的同期率跟良好硬件、负责的录音师、及拍摄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息息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的熊艺老师(右)

这些年,随时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影视声音制作也有了很大程度提升,观众也对视听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更加促进了声音制作要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现在年轻的声音艺术家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也为这个行业增添了许多活力,行业前景无限美好。

整理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排版丨pelyliu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更多优质线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