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名人难免陷入争议,但对待弱者的方式,最能体现他真实的教养。

德云社,郭德纲,哪个名头打出去都足够响当当,郭德纲作为相声界的大师,盛名之下,是从来不曾减少的流言蜚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好像被放在聚光灯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一场招生考试,他将一名盲人女孩破格收入麾下,外界传来的,却都是作秀的声音,他收一个盲人有什么用?不过是满足他的名利心。

如今回过头来看,当初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盲人女孩又何去何从?

折翼天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相声演员,也是传统艺人,德云社做到如今声势浩大的场面,郭德纲居首功,为了越做越好,也为了传承,郭德纲开始了招生,盲人女孩儿边玉瑶就是在此时出现。

当时是德云鼓曲社的招生,作为考官,郭德纲的选择至关重要。

与其他人相比,边玉瑶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只有劣势,毕竟一个盲人,就注定比大家走的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台上,捏着话筒,不过17岁的她非常紧张,刚开始表演时甚至忘了词。

但这没关系,对于折翼的天使,我们应该给予一些耐心,郭德纲也是如此,不仅耐心安慰,还在一直鼓励。

慢慢的,女孩终于放松下来了,本就是练过千百遍得心应手的东西,一条又高又甜的好嗓子瞬间征服了郭德纲。

《杜十娘》《煤山恨》《哭黛玉》,这个女孩是有天赋和热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曲终结,郭德纲也适时的抛出橄榄枝,哪怕对方是盲人,今后要为她付出更多的责任与努力,边玉瑶也被破格录取了。

看着台上的年轻女孩,郭德纲语气真挚,他说德云社的大门一直为她敞开,边玉瑶随时都可以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难得的甚至是改变人生的机会,边玉瑶没有一丝犹豫,“我愿意的老师。”

考试是一场直播,自然少了不了观众,对于郭德纲的善举,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互联网太大,人太多,就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他们认为郭德纲在作秀,说不定事情一过,这个女孩还是落回原点,一切只是成全了郭德纲的名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呢?总会让一些人打脸。

自我重生

“我很幸运,德云社对我一切绿灯。”

这是事情发生一年后的一段视频,她已经在德云社学习,她珍惜这个机会,也得到了妥帖安置。

老师、边玉瑶妈妈的口中,我们看到什么是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自会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这件事中,谁是最激动的人,恐怕非边玉瑶妈妈莫属,孩子这样的境况,做家长的最心疼,所以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机遇,她也最感动

在边玉瑶妈妈口中,当时招生时间是在7月10号,不过9天时间,孩子就接到了上课通知,次日直接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郭德纲的一个简单举动,他给边玉瑶无望的人生又开了一扇窗。

在女孩学习的时候,为她教导课程的是京韵大鼓名家,老师很耐心,边玉瑶也很努力。

她知道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只能用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但她忘记了,自己是有天赋的,她越努力,老师越感慨,这个孩子前途无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善意、期待、未来,在德云社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在围绕着边玉瑶,她会起飞,也会自我重生。

后继有人

在郭德纲创办的各种教学社里,有民间艺人,也有曲艺大家,传承二字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的好东西太多了,每一个都是瑰宝,可能被窃取,也可能会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大家众所周知的某国“偷文化”行为,不是大家没努力,不是大家没保护,只是难免有忽略,难免有不及时。

在曲艺班子里,那些老师为艺术付出一生,他们更知道这些的珍贵,也不想看着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走向终结,所以郭德纲提供了这些平台,找到了更多的好苗子,他们恨不得把所有本领倾囊相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在凭自己的努力为传承增色,就这一点,他就不该被诟病

诚然,他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那些艺术家不同,不神秘,也没“仙气”,反而和明星一样,各大综艺节目直播现场都有他的身影,就连他的徒弟,也开始在娱乐圈打转,可这有什么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些,相声的关注度再创新高,吸引了新的年轻观众,他们不但愿意看,也慢慢愿意了解愿意学,后继有人、发扬广大,这就值得。

回看郭德纲的发家史,从穷小子到宗师,他这条路走得,称得上逆天改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漂逆袭

郭德纲,祖籍山西,73年生于天津,要说起天津,相信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别人开车时要注意不闯红灯,到了天津人身上,就变成了不得在车内说笑。

人均乐子人不外乎如此,日常对话就像段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津的相声、评书更是一度风生水起,作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郭德纲,走上相声之路一点也不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孩子自小在这里熏陶,他自己也聪明,所以在郭德纲七岁的时候,他就有了拜师学艺的机会。

高庆海,评书艺人,也是郭德纲的第一任老师,学完评书学相声,在84年时,还学上了西河大鼓。

就这么学到了十五岁,郭德纲开始渴望更大的发展,走一条更长更远的路,正式开启了北漂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一个说唱团是郭德纲的第一个落脚地,本以为端上了铁饭碗,但实际上,只是变成了有北京户口的跑腿小弟

他等呀等也没盼来登台表演的机会,就这样蹉跎一年时间,无奈又收拾包袱返回老家。

人一旦歇着就会废,郭德纲不想这样,于是回家不久的他就上门拜访了一个文化馆的老馆长,希望能继续深造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他们渐渐闯出了名头,甚至成立了一个班,这里稳定却又平淡,于年纪还轻一身拼劲的郭德纲来说,算不得好归宿

深思熟虑后,在野心的驱使下,郭德纲重新朝着北京出发。

梦想给人勇气,现实只会扇一巴掌,没了那个文工团,郭德纲比上次还不如,吃饭住宿都成问题,在追梦之前,生活就先把人打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会怎么做呢?不出意料,他又回了老家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郭德纲就不一样,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旦生活稍稍扭转,他就会再次为梦想买单。

但这些年的经历也足够他学到一些什么,比如小角色进不了大剧场,路边摊才是他的归宿,他就靠着和卖艺差不多的演出,生生积攒了一些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所有打工人都想创业当老板一样,郭德纲拉扯着几个同行,创办起了最初的德云社,没有靠山,没有家财,一切都是举步维艰。

为了能让摊子铺下去,他到处找活,还被借调到了北京曲艺团,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于谦,这位陪伴他一路的老搭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为了能出头,跑遍各地进行表演,为了能赚钱,郭德纲在真人秀中钻进透明箱子让人围观。

直到一个人出现,他才像是在这里有了根,那个人就是侯耀文

一代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耀文把他收为徒弟,也扶持着他成长,也就是在拜师这一年,他的相声路终于有了新的起点。

《开心茶馆》看中了他的节目,他的相声有了专场联播,幽默风趣,不落俗套,还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观众开始看到他,媒体开始关注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过了一年,此时的郭德纲早就不能同日而语,哪怕是大戏院的专场相声,也一票难求,他红了,德云社也开始辉煌了。

保利剧院返场22次,这是当时郭德纲创下的奇迹,也是大家对他喜爱的具象化。

接下来,郭德纲没有停止脚步,反而走得更高更远,人民大会堂的相声专场,情景喜剧的全国热映,喜剧综艺的横空出世,他创造了太多个第一,也终于功成名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云社》不再是小作坊,它变成了追梦舞台,变成了名气象征,一步步走到今天,实在算不得容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北漂逆袭,咸鱼翻身,要说郭德纲的身价,自然是与日俱增,别管他曾有多少争议,他于慈善公益从来都是毫不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年,是郭德纲翻身后的没几年,他就开始为白血病儿童义演募捐,到了08年,对冻雨、地震等受灾地区的捐款名单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10年,15年,一次次的灾害事故中郭德纲的钱越捐越多。

而到了16年,在慈善晚宴上,郭德纲的30辆救护车让他的捐款排名位列榜首,第二年更是捐出了救护车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论做多做少,永远免不了人说,捐的少被骂抠门,捐的多又被骂赚的多,会吸血,郭德纲不管外界声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只要是人的行为,会发生争议在所难免,但只要做的是好事,得到的是好结果,就值得被赞赏,被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