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肃北县法院马鬃山法庭审判团队成功调撤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该案的顺利化解,既保障了原告公司的合法权益,又给被告公司留下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是肃北县法院服务经济大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9月,被告B公司和C公司签订《某能源光伏储能系统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后,因工程需要将上述工程的项目施工分包及设备材料采购工程全部交由A公司实际施工,由于工期紧任务重,B、C公司和A公司将项目工程款金额暂定为2500000余元。A公司进场施工后发现该项目施工现场条件艰苦,施工各项成本需大幅增加,预估实际工程造价会达到7500000元。A公司经与B、C公司沟通,B、C公司承诺向A公司待项目完工后根据实际情况参照造价标准追加工程款。2022年12月28日A公司按照施工要求完成全部项目施工工作后移交给B公司。经验收,该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等所有手续且已通电投入使用。截止2023年9月23日C公司向A公司支付了工程款2090000元,对下剩的工程款二被告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办理。A公司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对涉案工程价款进行造价鉴定,对涉案工程工人工资及疫情集中隔离期间工人误工费进行鉴定,并依法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详细分析案情,考虑到案涉工程存在工程价款大幅度增加,A公司与二被告未签订施工或工程价款调整的相关合同,且A公司提出鉴定申请,而鉴定周期长,鉴定费用高等客观原因,承办法官遂先后多次组织原、被告开展调解工作,希望原、被告在尊重客观事实、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但该案件标的额较大,且各方各执一词,调解工作陷入僵局。因案件当事人均在外地,承办法官不断通过线上与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向双方分析利弊、告知鉴定风险与成本,最终原、被告决定先行进行“算账”。此后,法官再次与各方当事人进行多次沟通,引导原、被告合理结算的同时及时、全面、认真听取三家企业的司法需求,并积极予以回应。最终原、被告对工程款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向本庭提交了撤诉申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因审理难度大,审理周期长,专业性强,且诉讼费、鉴定费会造成当事人的负担,一直是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在该案的办理过程中,承办法官抓住矛盾的关键,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持续加大调解力度,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努力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效果化解纠纷,最终化繁为简,化解了各方当事人的矛盾,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来源:肃北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