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阅兵活动日。当天,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阅兵式,俄总统普京等众多军政要员悉数到场。作为俄罗斯的大事,活动相关的安保工作自然面面俱到,在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的当下,俄罗斯并不想有外部因素来添堵。

而就在各方关注阅兵式之际,乌军展开了一场千里突袭行动。根据乌克兰军方公布的信息,当天,乌军使用了一款A-22“狐蝠”改装无人机,奔袭1500公里轰炸了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一座大型炼油厂,刷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最远袭击记录。这一次,乌军无人机之所以能够成功突袭,就是得到了美国星链系统的全程指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都在持续对对方的本土纵深展开远程打击。俄罗斯作为老牌军事强国,既有强大的空天军,又有犀利的远程导弹部队,因此完全可以实施长期大规模远程轰炸和精准打击。相对来说,乌克兰基础军工业非常薄弱,本身家底就不富裕,西方援助的高精尖远程武器又不多,在远程打击上捉襟见肘。此前,乌军仅仅是动用西方援助的巡航导弹,对俄黑海舰队等重要军事目标实施远程打击。而对于很多民用基础设施,乌军显然是有心无力。

有军迷或许要问了,乌军不是装备了大量无人机吗?要知道,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非常有限,而要执行上千公里的纵深打击任务,更需要有精准的数据图像支持,而一般的航空通信系统根本做不到,必须依赖军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才能实现。目前,只有中美两国具备研发生产服务大型无人机的卫星通信系统。这一次,乌军就是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虽然说俄军配备了S-400等多款防空系统,但俄制防空系统的搜索警戒雷达对低速小目标的探测存在短板,抗干扰能力也不强。因此,乌军就利用这个短板,动用低空低速飞行且目标不大的无人机,在俄军不动用预警机全程监控的前提下,乌克兰远程无人机的千里奔袭很难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星链系统的引导下,整个飞行过程都不会受到太多的电子干扰。因为星链使用的是定向天线收发,可以有效规避传统电子干扰系统的影响。此前,在俄乌战场上,俄军一度采用GPS 干扰来让星链无法定位,而乌军也很快找到了应对策略,就是在星链接收终端外包裹法拉第笼,以此来屏蔽干扰信号。更为重要的是,星链信号转发通过众多小型卫星完成,而并非大型同步轨道卫星。这也意味着,即便俄罗斯具备反卫星打击能力,依然无法面面俱到。毕竟,目前星链系统的卫星数量多达几千个,根本没法做到彻底清除。

也正是抓住了俄罗斯的技术漏洞,乌军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开始大量利用无人机对俄罗斯纵深发动反击。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除了俄军占领的顿巴斯地区之外,包括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奥廖尔、库尔斯克、斯摩棱斯克、罗斯托夫在内,俄罗斯本土多个地区都遭到了乌军的无人机袭击。和导弹相比,无人机本身就造价低廉,即便是出现了战场损失,依然可以承受。而在北约作战体系的支持下,乌军的无人机和大威力航空炸弹完成组合,由此带来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不容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此前在记者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自4月以来,俄罗斯境内的能源设施和炼油厂持续遭遇乌军的无人机袭击,对俄罗斯的能源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说西方对俄罗斯的能源产业进行了全面制裁,但俄罗斯和中国、印度依然保持着庞大的规模化交易,因此,能源产业作为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不容有失。根据佩斯科夫的介绍,普京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要求俄军制定相应的反无人机战术。与此同时,近期俄军对乌克兰本土的远程打击力度也在持续加强,重点打击的就是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以及无人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