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玉昌,出生在60年代末。
我们的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山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哗啦啦向东流去。
我有兄弟姊妹四个,我在家里排行老二。
我们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奶奶家就住在我们家的前面。
我父亲兄弟6个,我还有两个姑姑,父亲是大哥,我那五个叔叔都住在村里。
我们这里是山区,主要种植地瓜和高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天收了地瓜以后,生产队长把地瓜分给社员,我父亲就开始用撅头刨地瓜窖子,把地瓜小心地放进窖子里,生怕来了严寒天气把地瓜冻伤。
每隔几天,父亲就掀开盖着地瓜窖子的一堆玉米秸秆,通风以后,在我腰上系一根绳子,把我放进地瓜窖子里,让我挎着篮子下去拿地瓜。
父亲就在窖子口喊:“玉昌,你拿半篮子地瓜就行,咱得节省着吃 ,要不到冬天咱就没得吃了。”
那时候,在生产队里父亲和母亲挣的工分经常不够吃的。
母亲就把高粱壳子去石碾上碾碎,用一个细箩把高粱壳子的细面筛下来,掺进地瓜里,蒸窝窝头吃,这种窝窝头又硬又难啃,特别难嚼。
我抱怨地对母亲说:“天天吃这样的窝窝头,把我嗓子都拉破了,你不会别掺高粱壳的吗?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大白馍馍?”
我母亲恨铁不成钢地说:“有个窝窝头吃就不错了,你看咱村里山子家,他们连窝窝头都吃不上,天天喝照出人影的稀粥,山子的娘说喝上稀粥,家里7个孩子一个劲儿地往厕所里跑,肚子撑得像小鼓。”
“咱家能吃饱饭你就知足吧,你还想什么白馒头?日子过好了再说吧,你好好上学,不但能吃上大白馍馍,水饺也能天天吃了。”
母亲七十三八十四地把我数落了一顿,吓得我一声不吭,赶紧趴在小杌子上去写作业。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上游,我头脑好使,老师讲的问题我听一遍就会了。
可是我却不能考前几名,因为我总是粗心,我母亲经常教育我说:“玉昌呀,你就像那唱歌的知了一样,这棵树上叫几声,那棵树上叫几声,总是没有一点定性。”
母亲说的是实话,可是我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老师也经常说我,老师说要是我能静下心来学习,我考个第一、第二根本不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我们就盼着大姑来走娘家,大姑回娘家的时候,总会带一些好东西,有时是几根烤排(我们这里的一种面食,把揉好的面拉成长条,贴在烧热的大缸里烤),烤排上撒着芝麻,吃起来又香又劲道。
大姑会给每个侄子侄女吃一半烤排,有时还会有几颗糖果。
大姑嫁得好,在村子里都成了一段佳话。
大姑长得细高挑子,满月脸,双眼叠皮的,她心灵手巧会绣花描叶,她缝制的鞋垫就像是珍贵的艺术品,尤其是她绣的鸳鸯戏水,那真是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
那一次大姑去生产队里干活,收工以后她没有急着往回走,顺手划拉了一筐柴火。
大姑背着柴火筐子往回走的路上,突然看到了一个老太太揉着脚坐在路边,大姑问:“大娘,你怎么回事呀?你脚受伤了吗?”
老太太说:“姑娘啊,我这不是来走亲戚吗?我这双小脚本来走路就不利索,被一块石头硌了一下,把脚崴了,怎么也不敢走路了。我家住在城里,我儿子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到了大路边,我就让他回去了,这可怎么办呢?”
大姑一听二话不说,安慰老人别着急,她马上回家推来了独轮车,上面还铺上了一个棉袄,让老太太坐在车子上,把老太太送到了她的亲戚家。
老太太对大姑千恩万谢,夸大姑心眼好使,说这样的姑娘太难得了。
几天后,奶奶家就来人提亲了,原来,这个老太太的儿子还没有媳妇,她相中了大姑,就委托亲戚找了我们村里一个熟悉的人,来给她儿子提亲了。
就这样,大姑嫁到了城里,大姑父是在工厂上班的。
大姑一下子成了城里人,村里的邻居都说大姑这是捡到了金元宝啊,简直是过上一步登天的好日子。
说实话,那些年娘家没有少啃大姑,爷爷奶奶平时的生活开支都是大姑承担的。
大姑父很孝顺,他经常省出家里的粮票,拿回来让奶奶去供销社买几斤白面。
大姑回娘家临走的时候,总会悄悄塞给奶奶三元两块的,让奶奶补贴家用。
我四叔和五叔结婚的时候,订婚钱是大姑出的,就连结婚时的那几桌子流水席,也是大姑父给买的肉和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擦眼抹泪地说:“哎,咱家的日子呀,多亏了你大姑,咱这一大家子把你大姑拖累得不轻,本来他们家日子也不宽裕,一家五口人就吃你大姑父一个人挣的工资,现在咱们这一家老老少少这个去啃她那个去啃她,真是对不住你大姑啊!”
那年放了暑假,我跟着大姑去他们家住了几天。
那天大姑父下了班,拿着肉票去买回来一根猪骨头,大姑把骨头上的肉剔下来,说等我回家时捎给爷爷奶奶吃。
大姑把猪骨头放进大锅里,添上了几瓢水,熬骨头汤喝。
那根猪骨头大姑熬了好几顿,最后连一个油星都没有了,但是大姑不舍得扔掉,把猪骨头砸碎了,又放在锅里继续煲汤,这块猪骨头大姑家足足吃了六七天。
我来大姑家之前,我以为他们家是脱产当工人的,肯定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至少家里鱼和肉是不断的,没想到大姑家的日子竟然也是如此紧巴,真是一家不知道一家啊!
1980年我们这里实现了生产责任制,分田到户以后,大家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
大家吃喝不愁了,但是手里里依然紧紧巴巴的。
那时候,大姑还是会把表弟和表妹穿着显小的衣服和鞋子,送给我那几个堂弟和堂妹穿。
大姑很会做事情,她往娘家捎旧衣服的时候,总是扯上两块布料,给侄子侄女们做新衣服的。
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1986年,我参加了高考,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我却没有考上。
本来我胜券在握,觉得考大学很有把握。
但是考试的时候我粗心大意了,有几道数学题,本来我觉得简单,可是一粗心把得数写错了,数学给我拉了不少分。
当时高考分数是在教育局的公示栏里张榜公布的,本来我打算要是考上的话,马上跑到大姑家去报喜。
如今我名落孙山,哪有还有脸去大姑家呀?
县城离我们家有20里路,我蔫头耷脑地往回走,一路上汗水混合着泪水往下淌。
回到家里,父亲和母亲从我的模样就看出来我没有考上,他们唉声叹气,什么也没有说,我无力地躺在床上,泪流到了嘴里,咸咸的。
我不甘心啊!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难道都付诸东流了吗?
第二天,父亲和母亲要去下地干活。当时我们家种了半亩地的大豆,豆地里长了不少荒草,父亲和母亲要去锄地。
母亲说:“玉昌,你扛上锄头跟着我们去干活,你考不上学,就得当一辈子农民。”
我本来不想去干活,我只得不情愿地跟着父亲母亲往地里走。
在豆地里,我东一锄头西一锄头,我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这些荒草上,太阳毒辣辣地晒着,把我的脖子都晒得生疼,我汗如雨下,锄了一大会儿,看看还有一大片荒草,我一边生气一边干活,由于情绪不好,把好几棵豆苗都锄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生气地说:“玉昌,你这是干嘛?你考不上学发什么脾气?谁让你不好好学习?说你粗心大意,你不听,现在你知道厉害了吧?你以前多次粗心,人不能被同样一块石头绊倒啊!”
父亲的话虽然朴实,可是非常有道理,我悔青了肠子呀,要是我细心一点,还至于现在这个样子吗?
过了两天,我悄悄地去找一个同学打听,他也落榜了,我们商量着想去复读,我们俩一起去学校问了一下,当年的复读费是50块钱,我一下子泄了气。
当时我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卖粮食,那几只母鸡下了鸡蛋,母亲就拿着鸡蛋去集市上卖掉,给我们买支笔买个本子。
那个夏天,我弟弟也考上了高中,家里实在没有能力让我复读。
可是,难道我就这样一辈子和读书无缘了吗?我不甘心啊!
那天,我和父母打了声招呼,我就去了县城,我要去大姑家借钱复读。
母亲去菜园里拔上了两把青菜,我背着这些青菜,就去了大姑家。
我到了大姑家地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当时大姑和大姑父都在家里,大姑父刚刚下了班,他笑着说:“玉昌,你好久不来了呀!”
大姑赶紧给我一双筷子,让我吃饭。吃完饭,我小声说出了借50块钱复读费的事。
大姑和大姑父都一愣,他们对望了一眼,大姑为难地说:“玉昌,你来的不是时候,我婆婆脑溢血住院花了不少钱,你大姑父这个月刚刚发了53块钱的工资,都交到医院里了,怎么办啊?”
大姑非常着急,但是也无济于事。
我郁郁寡欢地走出了大姑家,一出门我的眼泪就刷刷而下,我求学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晴朗的天空似乎一下子灰暗下来。
当我想到一辈子要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地在地里干活时,我泪如雨下。
我的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走到半路上,在一条小河边的时候,我捧了一把水洗了洗脸,在水边的河滩上扒了一个小泉子,捧起水喝了几口,心里稍微平静了一些。
这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玉昌,玉昌,等一等!”
我回头一看,竟然是大姑匆匆地赶来了。
大姑一路小跑着,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头发一缕一缕地贴在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赶紧往回走了几步,我说:“大姑,你跑这么远追上我,有什么事呀?”
大姑气喘吁吁的,她一把拉住我的手,眼圈发红地说:“玉昌,你走了以后,我心里越想越难受,你是我的侄子,我怎么能让你因为没有50块钱的复读费而上不起学呢?”
“你大姑父比我更着急,他说玉昌这孩子很有前途,再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大学,咱再没有钱,也不能让他没有学上啊!机会失不再来,咱得为孩子的前途着想。”
“你大姑父拿出了他的手表,这款手表还是亲戚从外地给他带回来的,平时他都不舍得戴,你大姑父去了表行,把这款手表卖了,一共卖了63块钱。”
“我把这些钱都给你拿来了,你回家收拾一下,赶紧去复读吧,剩下的13块钱,你拿着在学校里买点饭吃的。”
说着,大姑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手绢,里面是一卷钱,接过这些钱,我扑在大姑怀里放声大哭。
我哽咽着说:“大姑,你回去以后好好替我谢谢大姑父,不管明年我考上考不上大学,这辈子我都忘不了大姑父。以后我会好好报答大姑父的恩情。”
大姑点了点头,笑中带泪地说:“玉昌,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不用想那么多,你赶紧回家准备复读吧。”
我口袋里揣着这63块钱,走几步就拍拍口袋,生怕弄丢了。
我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生活一下子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我仿佛看到了大学在向我招手。
过了几天,学校里的复读班就开学了,我去报上了名。
重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心里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大姑和大姑父的帮助,我也就只能在地里干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浑身卯足了劲,开始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的了。
我比较聪明,再加上非常用功,我进步很快,我在复读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鼓励我好好学习,说明年的时候一定能考个好大学。
1987年我参加了第2次高考,在考场上,我稳定沉着地做题,我感觉这一次考试比平时哪一次都考得好,考完最后一场我长吁了一口气,就等张榜的那一刻了。
终于不负众望,我一举夺魁,我超出了一本分数线60多分,我报了南方一所医科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特意去了大姑家,大姑父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为我庆贺。
我对大姑父说:“大姑父,去年你把手表卖了给我交复读费,这件事我会刻骨铭心地记一辈子,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
大姑父拍着我的肩膀,他的眼圈竟然红了,他说:“玉昌,你不用这么客气,咱是亲戚,我是你的亲姑父,我能看着你没有钱去复读吗?我把手表卖了不算什么,让你有学上,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1992年我大学毕业以后,来到了市医院工作,我成了胸外科的一名大夫。
当时由于我刚刚上班,工资还没有定级,第1个月的工资并不高。
我去了大姑家,我给大姑和大姑父买了礼物,表示我的心意。
一年后我的工资定级了,长了一大截,我委托在上海工作的同学,给大姑父捎来了一块名牌手表。
大姑父把手表戴上的时候,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玉昌,你是个有良心的好孩子,大姑父谢谢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逢年过节,我先去大姑家坐坐,我给他们送过年过节的礼物,临走我会悄悄放下一个红包。
每年我都会花钱给我父母和大姑、大姑父在我们医院里查体,大姑父有高血压,隔三差五我就会打电话问问他的身体情况。
那年,大姑家的我表弟买房子还差六万块钱的首付,我知道了以后,马上把六万块钱给了表弟。
其实当时我刚刚买了车,每月还有2800块钱的车贷。但是想起当年大姑父对我的帮助,这个忙必须帮,这六万块钱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我告诉表弟,这些钱不用还了。
做人得讲良心,更要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大姑父把手表卖了给我交复读费,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这辈子我会好好孝敬大姑和大姑父,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