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6年,日本刚宣布投降没多久,蒋介石便公然撕毁“双十协定”,悍然掀起内战。

然而,四年解放战争下来,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非但没有胜利,反而有一大半被我军俘虏。

那么,对于这些国民党战俘,毛主席是如何处理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伟人妙计 化解矛盾

解放战争结束前夕,解放军的总人数涨到了惊人的五百多万。如果说全部来源于民间百姓,多少有失偏颇,因为这涨幅之中一大部分都是国军俘虏虽然部队增添新力量是好事,但若是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安置他们,这些人将来或许还会叛变,对我军产生重大的威胁。

不过,这些并没有难倒眼光长远的毛主席。他自然清楚,很多投降的国民党士兵大多为生计所迫,加入国民党寻求出路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农村子弟,对国民党的“糖衣炮弹”并不警惕,因而才走错路当了他们的爪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换在抗日战争时期,俘虏的对象是日本士兵,那么毛主席必定会予以相应的严惩。毕竟他们都是手染中国人鲜血的恶魔,即便付出生命也是罪有应得。但国军俘虏却不一样,他们虽然和解放军站在对立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若再按军法严惩,未免有违同胞之谊。

于是,毛主席经过反复思量后,最终想出了三个办法来处置这些国军战俘。第一,对于那些无心再留在部队里当兵的国军战俘,毛主席会派人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家乡,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战俘中不少都是普通农民,这样一来他们既能远离战火,还能过上安稳的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对于那些愿意留下来为解放军效力的国军战俘,毛主席则采用“改造制度”,这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擅长使用西方先进武器的高级兵种俘虏。经过我党的思想改造,这些俘虏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极大作用,解放军的先头渡江部队里就有这些国军俘虏的身影。

第三,针对国军俘虏中冥顽不化、态度强硬者,毛主席则在军内召开“诉苦会”,让他们互相倾诉自己在旧社会的各种遭遇。同时,还让这些俘虏互相指出错误,反省自己的行为。此外为了防止俘虏中混入敌特,毛主席也加强了审查和任用制度,避免部队里出现不安定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待国军俘虏的态度,一向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思想。不管是愿意留在解放军的俘虏,还是那些通过“诉苦会”矫正政治立场的俘虏,解放军始终践行着“官兵平等”的准则。俘虏们从不会被称为“战犯”,而是被称为“解放战士”,以凸显我军对他们的尊重。

对于解放军来说,这批占了队伍一多半的国军俘虏,曾经一度是我军的“心头大患”。但在毛主席的巧妙策略下,他们渐渐回归了人民,走上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光明大道。在化解军队内部矛盾方面,毛主席的做法可谓堪称典范,值得后世永远学习和借鉴。

邪不压正 骄兵必败

1945年8月,随着日本天皇面向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轰轰隆隆的14年抗日战争也落下帷幕。在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野心泡汤,其所在的法西斯阵营也最终垮台。

在付出无数人的宝贵生命后,中国人民终于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半封建侵略历史,夺回了所有国土。这份和平来之不易,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居心不良,时刻谋算着对共产党下手。于是,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共两党的内战也再次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解放战争,但在开战初期,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军在人数上却远远落后于国民党的正规军。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时,国民党正规军总人数共430万人,而我军仅有127万人。

此外,国民党方面除了蒋介石的麾下的正规军,还有很多外部势力暗中为国民党提供支持。同时,我军在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上也位于下风,放在当时的形势来看,他们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人员也很充裕,似乎仍是国民党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战争初期的部分数据看,国民党所领导的正规军确实“风光”了一段时间。比如东北战场上,杜聿明领导的新一军、新六军等部队曾一度将林总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逼退到松花江畔。这些国民党部队都是原来远征军里的一份子,战斗力之强悍,自然不同于一般敌人。

又比如,中原战场上,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三个纵队本来打算在巨野全歼国民党整编11师。然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终归还是让刘邓二人改变了计划,用五天五夜的时间击垮了敌人的一个团大部。然而,这伙敌军也没被全歼,团长甚至还带着数百人顺利突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解放军战士们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从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国民党正规军虽然人多武器多,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是他们强行征召来凑数的。而且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也没有几个太能打的人,对比训练有素、讲究战术的解放军来说,这一点国民党并不占优势。

解放军之所以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依靠的不仅仅是他们自身过硬的军事能力,更离不开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袖,毛主席总能运用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精妙的战术带领部队打败敌人。有伟人坐镇,岂会怕区区国民党?

很快,当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解放军便一转此前颓势,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在我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下,国民党有生力量大幅削减。至1947年6月,经过莱芜战役、晋北战役张家口保卫战、四保临江等战略性反攻后,国民党正规军共有112万人被歼灭。

随后,在毛主席、周总理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指挥下,由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合部署,解放军继续主动出击,并再次取得了丰硕的战果。这其中,尤以粟裕和陈毅所领导的孟良崮战役最为出名,全歼国民党精锐整编第74师,成功扰乱了敌人企图攻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

此时,随着全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本来处于上风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各部队也变得七零八散。虽然这一阶段的国民党正规军仍保持着248个旅的番号,但当中一大半都是好几个残部拼凑起来的,人数已经从开始时的200万下降到了150万。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正规军有193个旅专门负责进攻解放区。至1947年时,规模虽然从193增加到了227,但真正能作为战略机动部队的兵力仅40多个。在接连不断的败仗影响下,厌战心理开始在国民党军内部盛行,甚至一些高级将领,也开始萌生了投靠我党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颓靡低沉的国民党正轨军对比,解放军的态势却是一路向前,有条不紊的扩充着部队。1947年,解放军总兵力已从开战前的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其中野战军约莫100万,和国民党军的兵力差距也缩减到了1:1.9。同时,我们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种兵总队和炮兵旅。

自1947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军委开始加强攻势,命令解放军逐步转向战略进攻。这之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率领下发动“鲁西南战役”,正式拉开了解放军全面进攻的序幕。11月下旬,解放军又粉碎了敌人突袭大别山根据地的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时局宣言,解放军的攻势彻底转入战略决胜阶段。自1948年起,华东野战区西线兵团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出击,先后收复了洛阳、宛西、豫东、襄樊和开封等地,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万余人。

在进一步巩固中原解放区的同时,留在内线的各解放军部队也发动了以拔除国民党在解放区内部设立的据点为主的攻坚战。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继收复周张、临汾等地后,又成功收复革命圣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9月16日,华北野战军的内外线军团兵分两路,采取“攻济打援”战略部署,仅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便全歼国民党正规军10万余人。之后的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全歼锦州守敌10余万人。直至战斗结束,我军共歼灭敌军47.2万人。

从1948年7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在各地共歼灭国民党军200多万人,使国民党彻底陷入败局。直至解放战争结束。我军共俘虏国民党军453万人,同时争取起义和改编国民党军114万余人。这当中,尤以高福源最为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福源这个名字或许鲜为人知,但是他的身份可绝非一般。在被解放军俘虏之前,他曾是东北军的一名团长,原先还当过张学良的贴身警卫。高福源被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后愈发同红军亲近。这时候,毛主席也趁机将他派到东北,让其去劝张学良联共抗日。

但张学良见到高福源的第一眼,却是气得七窍生烟,就差喊来手下将其拉出去枪毙。在张学良看来,军人当了俘虏就不该再有脸回来,都遭受了这么大的耻辱了,高福源回来又要做甚?但高福源却毫不惧怕,被张学良部下按在地上的他,仍义正词严的痛斥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帅当初是死在谁的手里,副总司令你忘了吗?难道你不想去报杀父之仇?你不带着东北军回老家打日本人,却在这里欺负自己同胞,你该这么面对东北的三千万父老?”

张学良被噎住了,半天无言以对。高福源跟了他多年,说话一向一针见血,绝不是空口无凭的。最终,他同意和红军建立联系,并在1936年与杨虎城联合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可以说,高福源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毛主席对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始终贯彻的思想方针。解决矛盾的同时,也要顾及人民的团结一致,如此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毛主席的政治智慧,即便放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适用,依然是领导党和国家前进的“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