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养老金调整当中的几个细节。5月中下旬,养老金调整方案可能就会出炉了。

而在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之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工作也会正式开展,不过,有几个细节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退休老人提前知道能够避免吃亏,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很多退休老人对养老金的调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其实,老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养老金的调整幅度,是因为有一部分老人,误以为养老金上涨的金额,就是用自己现在的养老金去乘以上涨幅度。

比如,老人现在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是3000元,今年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为3.5%。老人就会认为,自己今年能够上涨的养老金是3000×3.5%=105元。

但其实养老金的调整,不同地区调整方案是不一样的,而且侧重点也有不同。比如,有些地区更注重工龄,有一些地区更注重养老金水平。在不同的地区退休,因为养老金方案不同,所以老人们能够上涨的金额也是不同的。

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是定额调整,倾斜调整和挂钩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并非是简单的用基本养老金水平乘以涨幅,这一点是需要各位退休老人提起注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并非所有人都能参与养老金调整

虽说我国的养老金调整针对的是退休老人,但是不是所有的退休老人都能参与到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当中。

根据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对象是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照规定办理好退休手续,并且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2024年退休,那么是没办法参与到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当中的。对于这部分老人,国家会在各地区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出炉之后对其进行补发。从明年开始,就可以正常的参与到养老金的调整当中了。

第三:不要对提低限高抱太大期望

我国的养老金经过这些年来持续的上调,老人们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却越来越大。这也导致很多企退人员十分不满,认为应当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在企退人员不断的呼吁中,养老金调整也会适当的进行提低限高,以此来缩小差距。

客观的说,我国养老金的差距的确存在提低限高的政策,也有地区一直在执行这一的方式,比如北京市。

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进行提低限高的地区并不多,尤其是随着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如今我国新生儿出生率持续走低,也导致社保基金在未来会面临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一定会尽可能的呼吁鼓励大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而为了达成这个鼓励的目的,可能就会对这些多缴纳长缴纳的退休老人进行适当的倾斜。

正因如此,提低限高可能会有,但是幅度不会太大。所以起退人员们也不要对提高抱有太大的希望,否则可能就要体会失望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