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6日,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B4版

为野生动物建一个安全的“家”

柳州市森林公安局创建数字化生态警务机制保护野生动物

数百只鸟儿张开翅膀,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最后融入青翠的群山中……这是近日柳州市森林公安局举行缴获野生动物放生仪式的场景。

这景致的背后,凝聚着柳州市森林警察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柳州市森林公安局以市县主战警务机制改革为牵引,创建数字化生态警务机制,以大数据赋能实战,深化线索排查,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取得突出成绩,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网”,营造一个安全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将涉案野生动物放归自然。

夯实巡逻管控基础

今年4月,融安县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上售卖野生动物的信息,该信息在森林公安基础数据库“碰撞”后,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民警一举将其抓获。

柳州市目前共有森林面积1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22%,有自然保护区16个,野生动物590多种,野生植物5000多种。全市森林面积大,野生动物多,林区可视化监控少,盗猎野生动物、破坏自然资源的案事件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柳州市森林公安局在全区率先建立森林公安基础数据库,组建“绿野寻踪信息研判室”。目前,森林公安基础数据库内的海量信息,成为打防管控工作的坚实底座。柳州市森林公安局依据数据库的信息,总结提炼出的案件快速受理、快速研判、快速侦破、快速移诉,勘查细、排查细、审讯细、证据细的“四快四细”等工作法在实际工作中大显神威,极大提高了破案速度。

共享机制协同发力

柳州市森林公安局坚持打防并举,与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建立“林长+警长”信息资源共融共享机制、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打击野生动物重大问题会商制度,聚焦侦办涉野生动物案件过程中遇到的物种鉴别、活体救助、涉案处置等情况,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研判,共商对策,推动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形成打击和保护合力。在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地方建立了生态联勤警务站,由民警联合林业等部门人员在辖区内开展执勤执法。同时,积极开展圩日宣传、爱护动物进校园宣传、集中宣讲等活动,在野生动物活跃期对集贸市场开展联合巡查,对涉案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重点保护植物分别进行放生和回植救助。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80多场,举行缴获野生动物放生仪式10多次。

针对物种鉴定周期长、费用高、鉴定难的问题,2023年7月,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组织筹建了广西第一家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该局坚持“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鉴定”的实战理念,围绕野生动物“形、体、量、种、习、音”鉴定,实现从专业知识、经验知识到技术检验鉴定的转变。通过实地和远程方式,基本上在3天内出具鉴定结论,为案件类别研判、定案侦办提供依据。今年3月,柳城县公安局在办理一起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件时,查扣涉案鸟类死体一批。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的鉴定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检验鉴定工作,为案件定性及快速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通过网络为基层所队提供物种咨询180余次,为全市各分县局办理涉林案件提供案件认定、鉴定150余起,累计鉴定穿山甲、黑熊、画眉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物种3500余件。

数据赋能精准打击

在实际工作中,柳州市森林公安局按照“牵头统筹、分县推进、所队发力”的要求,围绕各城区和县域资源环境、地域特性、物种结构,推行“专业带动、部门联动、全员行动”的工作模式,市县警力统一作战,发挥森警资源懂、类别熟、鉴定准的专业优势,指导分县局分析研判、侦办大案,构建“纵向统一指挥、横向沟通协调”的大案侦办格局。他们充分运用科技成果,以大数据赋能打击破案,积极布建“人力+科技”的情报网络,通过分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从大量数据中排查关键线索,实现精准打击的目标。

2023年6月,柳州市公安局柳北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本市水产动物交易市场内存在地下买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线索后,将相关线索上案研判分析梳理,挖出一条从柳州周边猎捕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后经层层转手流通至市区的违法犯罪链条。在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的统一协调指挥下,经严密侦查布控,当年7月,民警在违法犯罪嫌疑人交易时将其现场抓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今年以来,柳州市森林公安局共破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打掉犯罪团伙2个,查获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一批。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作者:韦崇结 唐昭平 朱汉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