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葱烩”、“摇香菇”、“鸡蛋肠”、“苕黏螂”……

“春山学”那波刚学明白,“懿学”又开始刷屏了。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娱乐圈塌房的年年有,但谁也没想到,已经播出六年的《如懿传》这段时间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连带着主演周迅,一同迎来史诗级翻车。

如懿传》到底为什么突然遭到大规模嘲讽?又为何是周迅吃了苦果呢?

这股风是咋刮起来的?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扑腾几下翅膀,几天后就有可能在全世界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场风波的开始要追溯到2023年7月,b站模拟人生区up @没事卡了 在视频中吐槽《如懿传》女主双标,因此遭到大量懿粉围攻。

没事卡了也是头铁之人,一气之下开设栏目专攻《如懿传》,从此一集一集吐槽至今。

今年1月是“懿学”的第一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up主们主要把关注点放到了发癫的剧情上,比如白莲花女主,文盲皇帝(虽说乾隆本人水平确实一般),以及动不动就踢打、推搡、扇巴掌的宫廷生活,人人都像犯了癔症,堪称满清超雄集团。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吐槽《如懿传》的二创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发,“起义军”和剧粉打的有来有回。

不过该阶段的“懿学”也只是小范围的剧圈显学,直到2月末,一个导火索的发生才真正引爆了高潮。

这件事就是多位up主声称他们发布的关于《如懿传》的吐槽视频被举报、删除,且被艺人团队威胁,要求立刻撤下。

这就撞枪口上了

怎么,“208w”又要捂老百姓的嘴了?

正主下场和粉丝挽尊的性质可不一样,直接让网友感受到被资本的“权力”倾轧。

无论是粉丝群体还是艺人团队,企图通过限制公众言论自由来遏制对作品的批评,这种做法显然是即不合乎道理也不合乎时宜。

一时间,众多创作者的逆反心理被激发出来,路人们也纷纷加入这场“声讨”,实现了真正的破圈。

而斗争的“矛头”对准的也不单单是剧情,而是主演周迅。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网友的洛阳铲挖了又挖,从演技到人品,再到生活,真真假假的堆砌出一个“没文化”、“耍大牌”的周迅形象。

周迅工作室的评论区也被迅速攻陷,直至今日,怒火早已燎原。

周迅口碑崩塌,自食恶果还是殃及池鱼

《如懿传》被吐槽,怎么说也应该是编剧和导演的锅。怎么最后是周迅食此恶果呢?

答案在《如懿传》宣发时期就初见端倪。

打着《甄嬛传》续集的名号,六年前《如懿传》未播先热。作为主演的周迅更是赚足了眼球,各种敬业通稿不断,无论是制作方还是合作演员都对周迅大夸特夸,大有“周迅之后,再无如懿”之势。

但她的表现着实不尽人意。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最大的问题是周迅对如懿这个角色的理解不够。原著里的如懿并非人淡如菊的佛母,她心思深沉情商很高,最后断发也是一声机关算尽也枉然的叹息。但周迅却大改剧本,将如懿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

“我觉得她是不能进入宫斗这个东西的。她是皇后她不行,你连恨都不要怨恨,她不能杀人,她也不能用间接借刀也不行。至少这是我的一个标准。”

出道十余年的“三金影后”,对角色的理解竟还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着实让人咂舌。这也让如懿这个角色单薄、无力、了无生气、和前作“甄嬛”丰厚的角色弧光拉开了距离。

周迅被声讨的另外一个点在于和观众争夺主流话语权。

在这场舆论中,“说不得”、“捂嘴”、“208w”是高频词。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当我们对“周迅塌房”这件事做一个整体回顾,不难发现,舆论每一次被推向高潮的导火索都并非《如懿传》本身,而是被粉丝或者艺人捂嘴引起了公愤。

观众对“自我之上人人平等、自我之下阶级分明”的如懿不买账的同时,也不惯着“人淡如菊”的周公子了。

周迅的口碑翻车指向的是资本包装下的“阶级问题”,是公共人设的崩塌——隐藏于冰山之下的娱乐圈营销模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她成为观众反抗明星公关和权力倾轧的一个集结点,成了一个既旧又新的话题。

如懿去世前给乾隆留下“兰因絮果”四个字,叹息于昔日青梅竹马、少年夫妻的情谊不再。如今看来,这四字也映照了《如懿传》和周迅在持续六年的“长尾效应”中,由漫天造势到寥寥收场的结局。

《如懿传》平庸,但也没那么歹毒。说到底,大量的营销导致的名不副实之感是剧集引起争议的源头所在。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此处的舆论风波更多是观众和资本争夺话语权力——《如懿传》作为一部不完美的作品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像前几年的黄晓明,今年年初的白敬亭。

无论如何,观众的认可才是决定剧集是否成功的关键准则。而“认可”是权力,而非义务。

如今的消费者正逐渐对“大制作”和“明星光环”祛魅,这种转变或许将成为影视行业的一股正向推动力,促使制作方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内容制作,而非动辄给出一两亿的天价片酬,又将大把银子砸在营销。

《如懿传》挨的这顿骂迟到了六年,希望借着这股东风,能点醒更多该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