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是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四川省北部山区的仪陇县的贫苦客家,早年因为好学考入了成都的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毕业后回到老家仪陇县担任小学体育老师。

知识点:川北地区与客家人

川北地区

朱德的老家是川北地区,这一地区与陕南相邻,后来红四方面军借四川军阀混战之机从陕南进入川北地区,同时创建了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进行了大量招兵,红四方面军由不到两万人发展到八万人左右,所以红四方面军朱德的川北老乡占了绝大多数。

客家人

客家人是南方地区本地人对外地移居到当地的客家人一种统称,由于客家人是外来的,在当地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所以客家人在当地很难有好的发展。客家人是朱德放弃小学体育教师的体制工作出外闯荡的主要动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9年,朱德从老家徒步跋涉前往云南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加入了滇军。

重要知识点:云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是清末西南地区最好的军事院校,因为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修建了滇越铁路(云南昆明—越南海防港),当时的云贵总督王文韶因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开办了新式的军事院校云南讲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10月30日,朱德所在的昆明新军发起“重九起义”,随后朱德因为战功慢慢升为营长,团长,并随部队驻扎在蒙自地区。

重要知识点:云南蒙自

云南蒙自是滇越铁路的重要节点,西南地区的商品货物都是先运到蒙自,然后再通过滇越铁路运到越南海防港口,再转海运输送到世界各国。

云南蒙自是当时西方商人在西南地区中转中心,朱德作为当地驻的军团长自然会大量接触到德国,法国等欧洲人,这也是朱德后来能够去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5年的护国战争中,朱德随蔡锷的滇军返回四川,因为战功升至滇军靖国军第12旅少将旅长,随后作为驻川滇军支持刘存厚参加了川军混战。

重要知识点:刘存厚

刘存厚是朱德的川北老乡,早年担任云南讲武堂军事教官,辛亥革命时作为支援四川的滇军被留在四川。后来刘存厚在川军成都派与川军重庆派围攻下退到川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川军驱逐了驻川滇军,朱德随顾品珍返回了云南,随后顾品珍在与唐继尧的火拼下战死,唐继尧下令捕杀朱德等人,朱德只能前往德军留学。驻川滇军被唐继尧赶出了云南,一部分去了江西,一部分去了广东

重要知识点:驻川滇军

驻川滇军是滇军三大派系之一,护国战争中滇军一分为三:蔡锷第一军进入四川、李烈钧第二军进入江西、唐继尧第三军留守云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战争时期,驻粤军滇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三军(军长:朱培德),江西的滇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九军(军长:金汉鼎),广东的滇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

滇军三个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朱培德,总参议:朱德,此时朱德是驻川滇军中最有威望的,朱培德是驻粤军滇军中最有威望的,而留守云南的滇军因为唐继尧猝逝正在在内斗。

南昌起义时,朱德虽然不直接掌握部队,但是朱德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为当时江西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部队是滇军第3军与第9军(第16军驻广东韶关),南昌起义中朱德的任务是拖住第3军的军官,同时策动第9军的起义,结果由于叛徒泄密,起义只得提前。

南昌起义时,滇军部队因为朱德的原因一路放行,起义军最终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后才受到了粤军和中央军夹击,最终朱德负责留守三河坝,随后南下起义军主力失利,留守三河坝已经没有价值,最终这支南昌起义残部被朱德带到广东韶关,临时编成了第16军47师140团,让这支部队得到了足够的休养及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长征能够胜利主要是因为红军的军事素质过硬,当然也离不开朱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威望,西南地区的军阀能够主动放行,一方面是避免损失,另一方面也是看在朱德的面子上。

朱德作为“红军之父”是名副其实的,他不用直接去说什么,做什么,但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中,其他人自然都会行一些方便的,这也是朱德在红军的地位无人能撼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