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长耳朵”的孩子,内心都藏着深深的逆反情绪。父母带着觉知去看见孩子,允许孩子,更有利于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效果。

——萨姐

作者:暖心

前几天,和几个妈妈聊天时谈到了一个问题:要怎么说话孩子才会听?

一位妈妈控诉自己的儿子有“受虐倾向”:每次好好给他说不会听,一嗓子吼过去,立马见效。

这让我想起了每天催儿子的场景。

每天让他写作业,好声好语地对他说两三遍,他听不见,只要我一吼,他立马就行动!

每天把玩具到处乱扔,让他收拾一下,可是他就是“不长耳朵”,只有吼才管用。

和他说话特别费劲,有时候说三遍也不见他回应,真的是又急又气!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长耳朵呢?

有网友总结过一个词,叫“吼叫依赖症”:吼得越大声,孩子越老实。

太多的孩子根本不会听父母好好说,因此许多父母习惯性地用“高声倍”去命令孩子。

但是,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其实不然,长期吼孩子,最终都会变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孩子“不长耳朵”的背后,

藏着无声的逆反

知乎上一位妈妈说:8岁的儿子非常磨蹭,做事拖拖拉拉,有时候真的能把人气死。

写作业,半个小时只写几个字;

吃饭时,手里不停地扒拉玩具;让他洗脸刷牙,喊几遍都不动一下。

因此,她每次情绪一上来,就忍不住吼孩子,特别生气的时候,她还对儿子说:

“我不想做你妈了,太累了,一点都不听话,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可是,不论她怎么吼、怎么骂,孩子就是不回应她。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不听话”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逆反心理”作祟。

孩子2岁以后,会逐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们特别厌烦父母的催促、指责、命令。

可是,大部分的父母都特别专制,总是要求孩子“你必须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

这些强制性的语言,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高登在《父母效能训练》的书里指出:

父母命令、威胁的语气,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拒绝、被压制、被控制,所以非常容易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孩子的抵触情绪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进入“mother-deaf”(在妈妈面前就变成“聋子”)状态,好像耳聋一样,对妈妈的话完全听不进去。

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态度强硬,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这样的心理变化。

最终:他们就会用“假装听不见”来做无声反抗:

“我听见了,但是我不想回应你”。

每一个“不长耳朵”的孩子,内心都藏着深深的逆反情绪。

父母带着觉知去看见孩子,允许孩子,更有利于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缺乏共情能力的父母

才会让孩子“捂耳朵”

网上看到曾有一所小学的老师们广泛搜集了一份关于“孩子怎样和父母聊天”的问卷,数据显示:

90%以上的父母,每天和孩子聊得最多的是“学习及作业”,特别是拿作业评头论足:“做完了没有”,“怎么这个不会、那个不会”。

而和孩子聊“梦想”,谈感受的父母只占1.6%。

很多的亲子关系都是建立在父母的意愿之上,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捂住耳朵”。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缺乏共情能力”:

即只在乎孩子有没有让自己高兴、有没有听话,根本不在乎孩子为什么没有听。

他们缺乏对孩子内心活动的探究,经常性命令、指责、否定,只是父母单方面的情绪输出,最终只会让双方在“不同频道”的模式下,父母习惯吼骂,孩子习惯沉默。

最终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害。

伤害一:大脑受损,人会变笨。

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里,有个老师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群孩子随机分在两个教室,让他们玩快问快答的游戏。

一间教室采取吼骂、催促的方式。

孩子们一旦慢了、错了,他就会大吼。

结果,孩子们频频出丑,连简单的计算都出错。

而在另一间教室,采用平和的情绪。

结果,没有被吼的孩子,答题准确率要远远高于被吼的孩子。

吼骂是对孩子思维的打断,长期如此,会出现反应迟钝、卡壳的现象。

伤害二:长期被吼骂,孩子的抑郁风险更大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8年的报告显示,成长阶段遭受监护人打骂,吼叫的孩子,性格会自卑的几率占79.25%,而他们的犯罪比例高达42.59%。

为什么问题会如此严重?

因为被经常吼骂的孩子,他承受着被否定、被打击、甚至人格的侮辱,内心非常缺爱,因此而进行“自我价值的扭曲”,总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最终,孩子会变得:

被迫屈服,内心充满对父母的怨恨,最终叛逆;

缺少控制感,内心逐渐扭曲,最终陷入无尽的内核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好的父母,学会用“技巧”去沟通

樊登老师曾经是:“我儿子从生下来到13岁,我都没有跟他大声说过一次话。”

他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情绪正确的表达非常重要。

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其实内心已经感觉特别紧张、害怕,这时父母如果还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陷入无止境的暴力情绪与恐惧环境中。

是啊!

只有父母变得柔软,降低音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用吼,孩子还愿意配合你呢?

1)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给他重视感

在表达一件事情时,一定要确保对方“正在关注你”,它能提升沟通的效率。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在各做各的事情,让彼此的交流少了联结感,所以说的话毫无分量。

内藤先生所说:你想教育好孩子,先看看你给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和孩子说话,一定要看着他的眼睛。

目光是一种非常有征服欲的“语言”,它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重视自己,此时再带一点肢体语言,就能拉拢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也回应给父母同等的尊重与关注。

2)调整说话的方式和语气,给孩子尊重感

有心理学家说,孩子3岁以后处于培养自尊和自信的关键期。

与孩子交谈的最重要原则是:尊重他。

如:你要求孩子学习,可他还想再玩一下,这时候你不能发脾气去否定他,而是用尊重的语气说:“那你再玩五分钟,就去学习,好吗?”

与孩子交谈,尽量语气温和,让孩子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把责备换成尊重,孩子更愿意听。

3)不要光说话,要行动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用嘴巴去说服别人,而是用行动去影响别人。

父母,是教育中的示范者,无论何时都要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去喊孩子看书,可能你喊了好多遍,孩子都不会听,这时候用行动去提醒孩子,比你催促一万遍都管用。

一个好的管理者绝不是一个“口号司令”,更不是一个“甩手掌柜”,而是一个示范者,用行动去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父母千万不要当指挥家,而要当陪伴者。

4)做得好要鼓励,让孩子充满价值感

心理学大师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孩子都需要正能量的鼓励。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与孩子对立的话:

说了多少遍了,还记不住;

我说的话你听不见吗?……

这样的话缺乏理解与共情,只会让孩子有分离感。

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正向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在下一次重复动作时更加有动力。

比如:字写得有进步,就夸一夸他;

考试进步了一分,也不要吝啬赞美。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随时在关注孩子,

孩子听到你肯定他,欣赏他,他会很开心,他和你交流的意愿就会提升。

5)多向孩子开放式提问,少用陈述句

有教育专家说过:培养儿童规则意识要注意,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要多通过提问、回答、对话和讨论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通过问“如何”和“怎么办”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最终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也更愿意与父母沟通。

比如:孩子乱丢玩具。

与其说“赶紧把玩具收一下”,不如跟孩子说“如果妈妈、爸爸每天也把东西乱扔,你会怎么做呢?家里会怎么样呢?”

这种说话方式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的想法是值得倾听的,爸妈非常关注你的想法。

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和你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父母的语言》里有这样一句话:

“语言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媒介。”

但是要确保我们的语言能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命令和安排,不是教育孩子的良药,而是摧毁孩子的毒药。

我们要和孩子对话,就不要随时训他;

要想关系更近,就要多聆听;

暖心的语言与情绪,会让你成为孩子的共情者,让他更愿意靠近你。

好的父母,会给孩子未来新生的力量,而不是“创伤”。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同频共振,形成默契的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