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公司终于松了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栏目 | 文旅商业观察

领域 | 民航业

01

最近,四条高铁涨价引爆了舆论。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有个很热门的词——“通杀”,颇为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我们肉眼可见的经济状态:

大部分人能够负担的水果、蔬菜、水电、高铁等硬性支出商品和服务价格在上涨,而汽车、房产、高档烟酒那些昂贵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则在下跌。

简单的说就是,你买的起的都在涨价,你买不起的都在降价。

但也有个反例,就比如说,最近机票在狂跌。

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热门航线中,广州、深圳等地多个航班价格低于高铁,从广州直飞合肥、上海、昆明、宁波和无锡,裸票价格在200元左右。

此外,“五一”假期后第一周,国内机票特别是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到海南、云南等热门目的地的机票降幅明显。

节后高铁涨了,机票降了,出于对荷包的尊重,我们选择谁不言而喻,只是我们更关心一个问题:

机票能一直保持在低位吗?

几乎可以断言,不可能。

可以想象在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一些航线的价格我们依然会高攀不起,且航司更有底气。

事实上,如果你认真观察,今年五一所谓的机票价格“跳水”也只是针对冷门、商务航线所言,那些知名旅游城市的航线基本还是主打一个洛阳纸贵。

现在高铁带头涨价,应该说,航空公司稍微松了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铁路12306:《武广调价公告》部分截图

皆因为,这些年航司的国内航线被高铁压制的太狠了,说是被“吊打”也不为过。

最典型的例子,山东航空:

去年年底,不管下雪下冰雹都风雨无阻,晚点起飞提前到,号称“永不加班”的山东航空成为国内航司强制退市第一股。

山东航空的“血与泪”背后高铁是“主要凶手”之一。

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开通,根据相关课题组研究,行走距离在800公里以内,高铁占据绝对优势,而飞机则是1300公里以上的距离。

毕竟高铁3个小时能到的目的地,飞机1个小时路程还要提前一小时到机场,这会让大部分机场附近客流用脚投票,选择更实惠方便的高铁。

而恰恰山东航空最赚钱的几条航线分别是:北京到青岛、济南,上海到济南,都被今天的高铁所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的开通,对于山东航空无异于一 记暴击,高铁涨价,对于蛰伏在铁路阴霾下的航线则相当于卸下包袱。

国内航司岂能不笑开颜?

02

不仅在中国,世界范围内高铁与航司都可以说是一对“冤家对头”。

以美国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规划高铁数十年,却屡败屡战,以至于但凡搭乘过美国铁路的,对其龟速运行懂得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克曾提出美国“超级高铁”概念,去年项目已黄

为何会如此?

简单说就是美国人算完帐,发现修高铁并不划算,选择大力发展民航业。

以至于十余年前欧洲、亚洲国家飞奔进入高铁时代时,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项目才开始动工。

2008年,知名影星施瓦辛格担任加州州长时启动了加州高铁计划,规划将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行程缩短至两个半小时内。

这项在当时看来雄心勃勃的计划一度获得后任加州州长布朗的落实,以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35亿美元联邦拨款支持。

然而,美国高铁梦在现任加州州长纽森2019年刚上台时就即刻破碎,纽森“叫停”高铁计划的理由是,耗钱、耗时、监管缺失。

此外,2015年,中美宣布将合作建设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但该工程也在次年被美国单方宣布终止。

美国,终究没有高铁的命,虽然近期还在努力推进项目,掣肘因素依然不小。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美国高铁始终难以落地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美国航空、公路体系极其发达,对客运高铁的需求不够强烈,缺乏足够市场支持的项目自然难以成立。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周边地区(面积相当于上海 的70%面积)为例,这么小的一片区域内居然分布着大小10座机场,显然航空运力充裕,也没有修建高铁的迫切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美国航空业打败了高铁,中国则反其道行之。

除了山航,这两年趋势是欧美航司赚大钱,一些国内航司却还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旅界查阅四大航披露的2023年业绩数据发现,到2023年底,全民航仅四大航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资不抵债数量仍有13家,包括深圳航空、上海航空、祥鹏航空、重庆航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航司都处于危险边缘。

反观中国大基建时代开启后,高铁建设速度惊人,自2008年起不足20年已形成基本网络,规划中的“八纵八横”已完成八成,另有15%在建,近八成逾50万人口的城市已连接高铁。

这中间每开通一条高铁路线,对于航空公司的压力就大了一分。

而大多数高铁线路实际上是负债运营,截止2023年末,国铁集团负债约6.3万亿,相当于2.5个恒大,光利息每年都要支付2000多亿。

国铁拖垮了自己,也让三大航不堪重负,涨价似乎成了唯一出路,成本则由四条“黄金路线”上的常旅客承担。

03

高铁涨价了,未来国内航空公司还有多少涨价空间与手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近期国外航司的各种“骚操作”来看,国内航司政策工具箱多的是。

还是以美国为例,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所有航空公司中,精神航空公司的隐性费用最高,机票最终费用比机票基本价格高出736%。

7倍的费用增加在了哪呢?

今年2月,从美国政府承诺将打击机票“隐性收费”可见端倪,通常美国乘客会为了行李、座位选择和保险支付航司一大笔钱。

白宫估计,美国人每年会为这些航司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烧掉约650亿美元。

你可能会说,中国的航空公司也有一不留神就会“中圈套”的收费,但实际上北美这些航司敛财疯狂的多。

以加拿大航空为例,一些加航乘客近期收到声明,称“加航将于4月24日起向购买标准(Standard)或基本(Basic)舱机票的乘客收取一项新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时,我们的系统会自动为那些没有提前购买座位的人免费分配座位。如果他们想更改被自动分配的座位,他们可以轻松付费完成更改……”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航司“更改座位”都是免费的, 加航这份“犯众怒”的 声明也立即 引发了加航乘客的一致谴责。

4月26日,加航被迫“低调”宣布“已暂停收取新费用”,但没有回答“会暂停多长时间”。

不难想象,一旦欧美航司开启“强制选座”先河,国内航司一两年后再慢慢跟上,这套民航业剧本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去年,《北京商报》报道南方航空按照正常的值机时间APP值机,却发现放开的免费可选座位数量上极少,仅占全部座位的6%,且不但靠窗等优质座位几乎全付费,也没有符合三口、四口之家出行的连座席位,被质疑变向涨价。

而这只是搭乘飞机“隐性费用”的叠加,日常机票涨价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只是我们浑然不觉而已。

航班管家App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1040元,虽然同比去年“五一”下降3%,环比今年清明假期却大幅增长了80%。

高铁涨价,航司偷笑,大环境“通杀”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普通人的日常硬性花销是一定会增加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未来的机票价格走向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