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海涛 画作/刘兆鸿

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无论是你表现得景或者物,笔墨是第一位的评判标准,甚至可以说笔墨是裁定作品是不是中国画的唯一标准。画作的构图、造型和色彩都表现得很好,但是没有笔墨,这幅画作可以成一幅好画,但是不能称之为中国画。要知道,如果画作的艺术性仅是因为构图、造型、色彩来定义,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绘画就只有一种美的表达,而这种现象如果出现了,绘画也就不能作为艺术出现了,而是工艺的概念了。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其有自我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的表现和承载。所以,在中国画的表现上是笔墨为上的。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笔墨是中国画的理论形态,写意是笔墨的执行思想,写意是笔墨的灵魂状态。所以,中国画的正宗与不正宗,中国画的高低等,都是在笔墨和写意组成的生命中。因此,无论画家画的何物、何景,都以笔墨为上,都有写意精神方可。我们来用刘兆鸿老师的猴画来讲,其画面整体和画作的核心猴子,都是以笔为筋骨,以墨色为血肉,以写意为精神,三者合之凝聚成有灵魂有身躯的画作的。画面的气、势、神韵,猴子的性格特性所具有的灵动、机敏,都是通过笔墨的变化所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观者在看刘兆鸿老师猴画时,明明知道其所创作的猴画,无论是猴子的形态还是辅景,都是似而不似的,却都是犹如身在其中看猴子的生活场景一般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常讲的:“笔墨形成的气韵,通过视觉打动了心神”!

画家刘兆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家刘兆鸿

刘兆鸿(刘照红)著名画家徐培晨教授入室弟子。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助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工作室画家。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粹文化艺术传承人。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
刘兆鸿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兆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