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唐 刘禹锡《咏史二首 其一》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随舅舅出击匈奴,后独自领兵,因战功显赫,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

霍去病出征的部下彼时也都得以封侯拜将,卫青下属多投靠霍去病,可任少卿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青。

任少卿是卫青的属官,他忠贞不渝,不趋名逐利,刘禹锡之所以敬重他,就因为任少卿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有过春风得意,也曾落魄天涯,说起诗豪刘禹锡,他的仕宦生涯真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但他这个人刚介耿直,意志坚定,不趋奉权贵,如那中流砥柱一般,从不动摇心中的信念。

刘禹锡执着,始终保持内心的从容不迫,享受生活,并能从日常琐事中寻得到心灵的慰藉。

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以下分享的这两首小诗,就是他信手拈来的触景生情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唐 刘禹锡《庭竹》

赏析

庭院里绿竹成荫,露水洗涤它们如铅粉一般的骨节,清风轻拂它们青色的枝条;翠竹随风飘摇,恰似翩翩君子,坚韧挺拔,无论在哪里,它们都能够茁壮成长。

彼时,刘禹锡庭院里的这些竹子,饱经岁月的洗礼,清高,昂扬,独立,不惧风吹雨打,如品质高洁的君子那般,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随遇而安自在生长。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竹虚有节,宁折不弯,坚韧不拔,是正直和气节的象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它也具有顽强和执着的品质。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先被贬连州刺史,还没等到任,中途就又改任朗州司马,十年后(公元815年),又再次被贬为连州刺史,流落在外前后共23年之久。

数间茅屋闲临水”,刘禹锡被贬朗州,不能参闻公事,没有官舍可居,且屡遭当地官员刁难,居无定所,几易其家,最后在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屋安了家。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人地生疏,投闲置散,理想破灭,壮志难酬,但刘禹锡并没有因此而颓废消极,或“一盏秋灯夜读书”,或“行尽潇湘万余里”。

及谪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或读书有所感,辙立评议”,这是刘禹锡在《刘氏集略说》中,对自己二十余年贬谪岁月的回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只在破岩中”,刘禹锡笔下的竹子,一如他自己,虽处境艰难,依旧坚定乐观,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无所畏惧,一往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唐 刘禹锡《咏红柿子》

赏析:

晨光熹微,那枝头的红柿子是如此显眼,像带着星光似的,傍晚,高挂在枝头的它,又像是带着夕阳的余晖。

其实,这枚红柿子是在采摘过程中,被人们不经意遗漏的,没想到,这倒是保全了它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寿命。

秋收时节,果子成熟了,树上的柿子也都被采摘下来,可有一枚柿子却被漏采了,只见它红彤彤地挂在枝头。

诗人看到这枚柿子,遂心生感慨,它虽然被遗忘了,但相比其他成为盘中餐的柿子,却得以保全又是幸运的。

明代暂遗贤”,清明时尚有被忽视的贤才,何况刘禹锡所处的朝代风雨飘扬,他与那枚遗落的柿子何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刚介耿直,刘禹锡屡遭贬谪,以至于“二十三年弃置身”,仕宦飘零,辗转沅湘,才不得用,壮志难酬。

刘禹锡才华超众,21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23岁通过制科考试,进入仕途,时人誉其有“宰相之器”。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遭贬离京,从此有心报国无路请缨,“恃才而废”,而他,也成为朝廷的无用之人。

但达观的刘禹锡却并不认为这是坏事,虽被遗弃在外,却并未蹉跎岁月,读书著述,还力所能及地施惠于民。

守得云开见月明,54岁那年,刘禹锡终得回朝,苏州刺史期满后,分司东都,与白居易比邻而居,终老洛阳。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福祸相依,因为顺其自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刘禹锡才拥有了圆满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唐 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晚年的时候,刘禹锡与白居易一同退守洛阳,比邻而居,寄情山水,诗酒唱和。

年青时满场风华,年老时安静从容,回首来时路,如彼时栖灵寺塔上俯瞰那般。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天下,情谊深厚。

这一切,全都得益于他们达观的人生态度,虽屡处至暗,却从未放弃追寻光明。

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竭尽全力,勇往直前,这就是刘禹锡。

年届七十,还作《秋声赋》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这样的刘禹锡能不是赢家吗?

参考文献

《旧唐书 刘禹锡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