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欧产业竞争力下滑,其开始转变过去推崇的自由市场理念,更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中美贸易战正使全球经济体系分裂,美国带动下,中欧经济联系面临挑战。欧盟目前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两个领域对华发难,以反补贴调查名义,试图对中国产品加征额外关税。如果相关程序通过,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税率或达到15%-30%。

欧盟在前沿、尖端产品领域与美国步调一致,谋划限制进口中国产品。背后是西方先发国家与中国间的利益之争,美欧试图保持其获得产业链大部分利润的地位,中国则有权利以自主奋斗方式,实现本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利润链的上移。目前,中美在不发生全局性冲突上达成一致,在产业链相关的利益之争上则难以调和。宏观上管控风险、具体上延续交锋博弈,是布林肯4月份访华的两大特征。相比于形成事实对峙的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尚有较大的缓冲余地。中欧关系中,有三点基本的地缘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欧洲地缘版图支离破碎。欧盟作为国家联合体而非统一的国家实体,其各类政策既面临美国的侵蚀,也是欧盟各国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欧盟政治结构散漫,防务上除实现自主拥核的法国外,其余国家受美国钳制渗透。又先后受到乌克兰危机及红海危机的冲击,使得当下的欧盟是全球主要的震荡区之一。中欧间存在不应忽视的矛盾,妥处对华关系也是欧盟国家主要的外部事项之一。

中国作为全球工业中心、最大的实体经济体,保持对华关系的整体稳定,是多数欧洲国家稳固自身外部环境的必选项。二,中欧互利往来存在已有路径。2023年双方贸易额为7830亿美元,双边贸易对彼此而言具有不可替代性。乌克兰危机截断了欧盟获取廉价能源的通道,红海危机创伤了欧亚海上航运要道。这一背景下的中欧货运班列,是欧盟维系与外部经济联系的生命线。确保与华关系的整体稳定,同欧盟保障自身政治合理性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欧盟不能为欧洲国家探寻出路,欧洲各国显然存在越过欧盟自寻出路的路径。同时,中欧在电动汽车等前沿产业方面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以在华德企为代表的中欧汽车合资项目,为今后的中欧合资提供了方案经验。中企提供技术,德企开辟欧洲市场的合作方案,已在中德企业间展开试点。朔尔茨4月率德企代表团的访华行程,为中德及中欧产业合作增加确定性。三,中欧合作在建立起战略性支点。

法国、匈牙利、塞尔维亚、德国与华建立起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在构筑中欧关系的整体稳定框架。马克龙将与华合作作为欧洲战略自主的支点,德国实体产业的兴衰,同与华合作息息相关。匈牙利、塞尔维亚及匈塞铁路的推进,为中企在欧产业建设稳固前沿基地。中欧关系不会缺少摩擦,也显然有着系列正向预期。当下中欧产业摩擦持续,欧盟在这同时,试图保证作为基础产业的对华农业出口保持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委员会农业委员雅努什·沃伊切霍夫斯基上月21日到26日访华,70名以上欧盟农企代表与其随行。沃伊切霍夫斯基受访时称,他的工作是避免欧盟对华农业出口卷入双方的贸易摩擦中,他试图向中方表明这一点,农业领域需要被特殊保护。相关说法侧面显示了中方握有的筹码,欧盟如果要避免中欧贸易摩擦升级,需要切实采取审慎的对华政策,否则难免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