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第二阶段,林彪指挥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就要总攻北宁线上的坚固城市锦州。25万东野部队四面围歼锦州10万敌军,这是一场硬仗。林彪亲自到前线侦察,慎重选择了主攻方向,并部署了攻击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47年夏季四平攻坚战中,东野第6纵队第17师表现出色,被誉为“攻坚老虎”。这次攻打锦州,林彪专门调第17师参加攻城,归主攻的韩先楚北集团统一指挥。四野历史上著名的“三调17师”,这是第二次。确定完主攻方向后,林彪又确定了城南为助攻方向,由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统一指挥南集团7、9纵,由南向北实施攻击。当日晚,林彪与罗荣桓、刘亚楼拟定了作战计划,决心从锦州城北主攻,南北对进,实施多路有重点的进攻,坚决打下锦州!

这时候出了一件事。第8纵队一部在打下锦州城东南的制高点小紫荆山后,被敌人一个反扑又丢掉了阵地。8纵首长想先把阵地夺回来,就没向野司前指报告。结果南京的国军电台反而大做文章,广播了所谓“锦州国军反击克紫荆山”的消息。林彪知道后大发脾气,命令要严厉处理有关人员。为搞清情况,罗荣桓带着刘亚楼赶到8纵司令部进行处理。在他们的监督下,8纵首长亲自赶到小紫荆山阵地,指挥部队发起猛攻,一个小时就夺回了阵地。鉴于实际损失已经挽回,罗荣桓决定不对8纵进行组织上的处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0月8日起,东野攻锦部队全面打响了外围战斗。经过两天攻击,先后拿下了锦州城周围的罕王殿山、双山子、百官屯、北大营、合成燃料厂、十二亩地、黑山团管区等要点,已直逼锦州城下。军委对攻击锦州深为关注,于10月10日致电林、罗、刘,要他们把中心注意力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而林彪通过对数日来锦州外围和塔山方向的战况分析,判断国军的战斗力要低于原先的估计,信心大增。11日晚,林彪在致军委的电报中表示:“阻住锦西援敌,和打下锦州均有把握。”不过因清扫锦州外围的战斗并不是很顺利,原拟于11日发起的总攻还是延了期。比较麻烦的是配水池这处敌人据守的坚固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池位于锦州城北侧,是早年日军修筑的钢筋水泥建筑,平时盛水,战时放掉水就成为了能够囤兵战斗的坚固堡垒。国军在其周围修建了20余个暗堡、火力点及外壕、交通壕等工事,设有铁丝网和断续雷场,部署了从各部队挑出来的1个精锐加强营,并构成了严密火力配系,被称为是“第二凡尔登”。

攻打配水池的是东野第3纵队,韩先楚将全纵队战斗力最强的第7师20团拿了上去,并加强给该团20门火炮。10月12日,20团以1营为主攻营,向配水池发起猛攻。这一仗打得血天血地,经过反复争夺,1营在上级炮兵和兄弟部队配合下,终于打垮敌人1个加强营,击毙敌团长,胜利攻占配水池,扫清了锦州外围的重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