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福州多位家长向《维权超给力》反映,仓山区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突然发布停课公告,因机构拖欠商圈租金被强制断电。机构负责人回应称:机构没有倒闭,正在尽一切努力处理此事。

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5月7日晚,她在朋友圈刷到了“金宝贝”客服发布的一封《致家长信》,文中称“因经济下滑、出生率下降,导致招生收入远远无法维持运营费用,尽管通过信贷、融资等方式在不断自救,仍无力维持正常运营,因此机构决定在5月8日-5月19日暂停授课,机构会积极筹措资金并与商场协商,争取尽快复课。”文章结尾附上了机构客服的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宝贝欢乐颂校区发布公告

该消息一出便引发不少家长的恐慌,因为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的金宝贝机构陷入闭店风波。他们担心金宝贝欢乐颂校区就此倒闭,无法履行孩子们的剩余课程,也无法退费。

陈女士

“我还剩下五千左右的课时费没有上,维权群里还有不少家长剩余一两万学费的。”

学员家长与金宝贝签署的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家长与金宝贝签署的合同

陈女士通过公告上预留的电话联系上了“金宝贝”客服,客服称“金宝贝”在福州有三个校区,冠亚广场校区和东泰禾校区仍在正常运营,可能可以将欢乐颂校区的学员转到另外两个校区,或是跟其他早教机构进行合作转课。但这两个方案是否能够实现仍是未知数,客服只能先将家长信息进行登记。

陈女士

“退费我是不指望的,我的诉求仅仅是机构能让孩子把剩余课程完成掉。”

但另一位家长吴女士表示,冠亚广场校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告知,他们暂时还没接到通知说可以接收欢乐颂校区的学员。

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接到报料后,5月8日下午,987《维权超给力》记者小傅来到福州仓山区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看到机构大门紧锁,场地内依旧摆放着各种设施和教具,但没有工作人员。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记者注意到,欢乐颂商圈物业在机构大门上贴着一张《致顾客书》,文中称“金宝贝”不能按时支付租金,构成严重违约,建议顾客尽快维权。大门旁的桌子上还放置了一张维权群的二维码。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欢乐颂商圈的工作人员表示,“金宝贝”拖欠的租金已经超过了押金的金额,商圈不得不采取断电措施。目前商圈暂时为机构保留营业场地,等待机构负责人筹措资金补齐租金后,才能允许机构恢复营业。

欢乐颂商圈张贴的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乐颂商圈张贴的公告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维权超给力》对接福州“金宝贝”三家校区的总负责人周先生。周先生表示,虽然“金宝贝”在全国不同城市的机构都是独立运营,但今年以来部分城市“金宝贝”机构倒闭给福州校区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此前欢乐颂商圈能够在租金问题上给予机构一定程度的宽容,但近期商圈要求机构必须按期足额缴纳租金,而以目前机构的经营状况无法做到,因此商圈在五一假期时便将校区强制断电。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金宝贝早教机构(欢乐颂校区)

周先生称,据机构统计,大部分家长的诉求是机构能够继续履行课程,而非退费,目前他正与欢乐颂商圈协商,但欢乐颂校区复课的难度较大,计划是将部分学员转课到福州另外两家校区。

周先生

“哪怕机构真的倒闭了,对于这些近期报名缴费的家长,我也一定找其他机构接收。我希望部分家长不要带节奏诋毁我们,把机构整黄了,员工闹散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家长们。我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机构能够活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厦门多位家长反映,5月6日,厦门万象城金宝贝也突然关店,大量家庭的课程费用无法偿还。有家长表示,金宝贝的器材都还在店内,说是安全原因临时封店,但种种迹象表明有跑路的风险,且法人也变更为邝姓人员,与福州金宝贝跑路情况一致。“两家店欺骗了2000幼儿对金宝贝的喜爱的和近2000万的课程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报道显示,从去年开始,金宝贝北京的直营店铺大幅缩水,南京、上海、重庆、山东济南、广东深圳、江西南昌等多地也出现了门店突然闭店的情况。

金宝贝早教的官方网站显示,该品牌在中国近150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加盟中心,各中心独立经营,与品牌方为特许经营法律关系,主要为0到60个月的婴幼儿提供音乐、运动等相关课程。

即将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作了明确规定,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还预付款。经营者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应当停止收取预付款;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继续履行义务或者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目前有一些规定,比如像教育培训类的收费,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按课时不能够超过60个课时,但落实得并不是很好。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经营者存在经营风险,要督促经营者去整改落实。要建立预付费安全保障机制,资金存在银行托管账号上,而不是将所有的经营风险都让消费者来承担。

来源:福建987私家车广播、《维权超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