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文/三喵先生

正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这绝不仅是一句空话。回首西南联大的历史,此言不虚也。

话说这21世纪以来,国内各方面都在取得极大发展,有些方面甚至在遥遥领先。

尤其是这些年国家和企业对大学和科研的投入不可谓不大,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很多大学的教学楼,校园和实验科研仪器上。从规模和品质来讲,早就做到了对国外同行的绝对碾压。然而在顶尖学术这一块儿却始终差点意思。

而回望历史,这样的失落就会愈发浓重,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中国曾有一所临时拼凑的大学,不但培养出了诺贝尔奖得主,也在学术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至今这所大学的传奇仍然存在于各路传说当中,如您所知,这所大学的名字叫西南联合大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所学校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长沙临大,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天津很快沦陷,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师生们辗转来到湖南长沙,在岳麓山下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继续进行授课研究。但没过多久,武汉沦陷,长沙也不再安全,而云南距离日本最远,又有滇越铁路通往国外,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合适的建校的,于是这个临时大学又一次搬迁。

师生和教学设备分三路辗转来到云南昆明,女生和教师家属们先坐船到到越南再坐火车到昆明,还有一路男生一路步行辗转,跨越贵州来到昆明。到了1938年下半年,各院系师生陆续到达之后,学校名字改为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由长沙前往昆明的两条路线 图/纪录片《西南联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抗战时期大专院校内迁示意图 《中国抗日战争图鉴》 湖南人民出版社

此时中国的抗战进入到至暗时刻,大学的拨款仰仗政府,而当时国家的资源会优先供给军队,导致对大学的拨款捉襟见肘。如此一来,联大的教职员工生活顿时陷入困窘,那时候昆明有一句谚语,叫做“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而比起教授,学生的条件也没好到哪里去,很多学生家里是沦陷区,此时家人杳无音讯,更遑论汇款。

为谋生路,师生们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有些学生和教授跑到中小学当家教贴补生活,物理学教授吴大猷每天要化妆成乞丐,到菜市场拣没人要的烂菜叶熬汤喝。著名的闻一多教授在上课之余,凭借着一手刻印的绝活赚些养家的费用。甚至联大的校长梅贻琦,到了昆明之后也得和夫人一起卖米糕贴补家用。有一次梅校长摆摊生意好,到学校迟到了,不由地跟学生感慨万千,说今天点心卖得好,有钱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昆明大西门外 西南联大校址 图/纪录片《西南联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梁思成设计的茅草房教室

校长教授们都如此,西南联大的条件有多艰苦,不难想象。对于师生来说,除了没钱,还有其他困难,比如上课和学习和住宿的地方从来紧张,课后没地方学习,只得结伙去学校附近的茶馆,花上一两毛钱泡碗茶,一直坐到晚上,然后点上油灯继续看书。

当然,更可怕的是日本飞机不断地空袭,除了造成实际伤亡和物质损失,那种听到防空警报就要跑的焦虑也如影随形。如此,天长日久,联大师生也就习惯了这种几乎天天“跑警报”的生活,也留下了不少传奇的段子,比如有一位历史系的老先生,讲课的时候滚瓜烂熟,从不带教案,而且每节课讲到哪里算哪里,等到第二节课从哪里讲他也不记得,要问学生才知晓,有好几次他问班上学生,上次我讲到哪里了,记笔记认真的同学就回答,上次您最后说,现在有防空警报,我们下课,如此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南联大的学子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教学却开展的有声有色,培养的学生也在历史中证明了自己,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自不必提,后来的数学家陈省身,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文学家汪曾祺等,都出自这里。

从培养出的人才比例来讲在这一百年内非常出类拔萃,考虑到这所学校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完成的教学工作,这就更不容易了。西南联大能做到这点,当然离不开自我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到时代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部分首批庚款留美生名单

这其实源于晚清民国的教育。一方面,科举被废除,所谓教育不再是为了做官,而是求学问当一个合格的公民,如此一来知识也就不再被垄断,普通人更容易获得知识,也就更容易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另一方面,自从美国开始退还庚子赔款,大量的中国知识分子得以有机会去美国接触全面系统的教育,相比于过去去日本的留学速成班,这样的完善教育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南联大部分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946年5月3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全体师生合影

到了西南联大创校时期,最早受惠于赴美留学的一批人已经成长起来,并已经成为教授。之前提到的吴大猷和闻一多,都是在中国某个学科领域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而这些教授在困难时期讲课,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从基础课讲起,一点点帮学生搭建起学科的知识框架,这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要好得多,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南联大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南联大图书馆

当然,这大学毕竟是跟政府关系密切,而如何让政府尽量少地干涉学校的事务,是校长必须面对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西南联大的校长梅贻琦居功至伟。

本来这西南联大就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1938年的第一次决议会议上,决定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联大的校长,但后来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都在重庆担任职务,而校长一职,就由过去的清华校长梅贻琦长期担任。当时的国府规定,大学里必须开设一系列政治课程,但一方面是梅贻琦顶住压力,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抗战形势所迫,国府对西南联大这方面的监管非常放松,整个政治课程就只有一门三民主义课,也是走走形式,抄抄读书笔记了事。在梅贻琦的带领下,整个西南联大真正实现了教授治校,每门课选用什么课本,怎么授课,怎么考试,完全是教授说了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梅贻琦校长

当然,联大的教授对学生的课业,也是严格把关,整个抗战期间,通过西南联大入学考试的学生有八千人左右,而最终拿到毕业证书的只有三千余人,毕业率不到50%。在摒除国府影响之后,教授治校,从严治校,是西南联大培养人才最核心的一个制度,这在欧美的大学里很常见,却因为种种原因,仅在抗战时昙花一现,就匆匆谢幕了。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第二年的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结业典礼,北大清华南开各回原地。自此,西南联大成了历史名词。

再往后,办学的外部环境日渐变好,尤其是近几十年,大学的校园是建设的一个比一个漂亮,所用的仪器设备也都是遥遥领先,但这么多年,这么多大学再也没有能重现西南联大的辉煌,这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也给西南联大的故事增添了传奇的色彩。正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这绝不仅是一句空话。回首西南联大的历史,此言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