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光 我向前看

面对在 自己对岸

这世界 从一开始

本没有 所谓胜出和投降

这力量 谁找得到

行走在 我的地方

——李荣浩《行走的力量》

十年的“行者”感悟

不知不觉来日本已经十个年头。

从刚辞去北京体制内的金饭碗工作来到日本,从日语零基础到做全职家庭煮夫,然后再到海外名校求学到毕业后追随内心找到天命,开启自己的心理咨询事业,我的人生也经历过几次大的转型,心理也度过了几个关键的调整期,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保持心理能量的稳定,行走给了我极大的力量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蓦然回首,行走的力量贯穿了我离开体制破茧重生的几个关键阶段,也帮我真正打通了自我成长的任督二脉。

第一阶段:重新出发,在积极行动中重塑自我

从北京的法官到海外的家庭煮夫,这个阶段是内心最难熬的一次重新调整。

从北京的喧嚣热闹到日本的极简生活,生活一度也有失重的感觉,好在那个时候我一直有目标,也在阅读和践行村上春树的《我谈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开始每天坚持树林间慢跑,用脚步丈量走过的每一寸风景。

跑步的时候,我听着英语演讲,准备着自己的申请essay,内心的梦想一步步夯实,终于,我拿到了海外名校的全奖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

33岁的高龄换赛道,开始迎来新一波的人生冲击,为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而全力以赴。

第二阶段:全情投入,在刻意练习中突破极限

从日本到美国,从一桥到耶鲁,两年的MBA求学生涯,可以说是我求学生涯最大的一次挑战。

从法律跨界到管理,用半生不熟的英语直接完成对金融,财会,统计等全新学科的专业案例分析,尤其是在课上还要完成深度讨论甚至是辩论,然后一起给跨国公司做项目分析,那种学习进入到深水区的恐慌与煎熬,一点点挺过来,这个时候,行走又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始终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灵魂的滋养。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美国,不管学习压力多大,我都是雷打不动早睡早起和晨练,提醒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在每日的仪式化习惯中夯实能量的基本盘。

在一桥,乘第一班地铁到学校,然后在北之丸公园晨跑,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感受自己的呼吸律动,在自然中重整心灵后,然后开启一天的紧张学习。在耶鲁,我也是早早起来写作业,天亮后跑步去学校,在公园里看书,然后上课,中午在游泳馆里整顿身心,晚上在音乐会上陶冶性情。

两年期间,我到过印度和加拿大做项目,横穿了大半个美国做考察,在行万里路中,我看到了不同的文化和风景,也见识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与机会,让多年的阅读真正和见识融为了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耶鲁最有名的公开课

《聆听音乐》的莱特教授合影

这个过程很辛苦,我也曾在耶鲁的领导力咨询师那里感叹落泪,但不痛苦,因为在一次次刻意练习中,我不断在突破自己的极限,明白不管怎样的年纪,只要我们真的愿意全情投入,拥抱挑战,我们就会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全新自我,两年魔鬼般的训练结束,我明白,我已经脱胎换骨,为自己事业的第二春跃跃欲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耶鲁大学的法学院图书馆留影,

墙上的画像都是享誉世界的总统和大法官

第三阶段:追随内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自由行者

毕业后,带着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技能,原本准备在跨国公司大干一场,却发现传统大企业的壁垒和僵化并不是自己所愿。

在爱妻的支持下,追随内心,开启了心理学的探索之旅,通过整合自己的法律,管理和心理的技能,尤其是作为离婚法官的优势,开启了亲密关系的咨询师之旅,并且出版了《亲密关系管理》,打开了新的事业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银座单向街书店做线下分享

(拍摄/青音老师)

在日本和美国学习,行走和探索天命的过程中,我也真正开始领悟自由行走与知行合一的意义。

因为有了更多的自由,我开启了简单规律的慢生活。在日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和错落有致的寺庙中,一点点去感受内心的波动,在静谧中体验自然疗愈,也在行走中体验活在当下的感觉。

因为心理咨询的实践,我开始更多探索心灵成长与人生幸福的课题。发现“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需要放下头脑的评判与嘈杂,真正让身体与灵魂在行走中得到整合与安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圣旅途中留影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就是让自己放空,不再为自己没看完哪本书或者听完哪堂课而焦虑。而是随缘,想看的看几页,没看完也放过自己,关键是此时此刻的内心状态是否平和喜悦。

与人联系也一样,不再刻意,除了正常的咨询以外,想到某位朋友了,就很自然的留上一段话,有点随性,但也自然。如果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有些联系淡了就淡了,内心轻轻放过。

看似懒散自在的过了几个月,有意思的是,该做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少做,而整个过程却多了几分从容自在,也拥有了更加和谐的亲密关系和健康的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身体的锻炼,开始系统的练习跑步、瑜伽和净化呼吸,感觉能量恢复的速度更快了,反而咨询的效果增强了,这也让我有了打造一门“心理能量提升营”课程的起心动念,没想到这个训练营一开始就坚持了三年多,帮助数百学员养成仪式化的良好生活习惯,真正从日常生活中完成心力的提升。

最近和心理学大咖青音老师互动比较多。她说,在京都奈良每天两万步以上忘我赏樱,累到灵魂出窍的过程中,她突然脑海闪过一句话,“成为幸福行者,活出内在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马上和我分享说她终于找到了作为一个资深心理人帮助他人的最佳途径——幸福行者,内在丰盛,我们穷其一生要找的就是它,这才是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

幸福行者”的理念,一下子击中了我,让我有灵魂为之一颤的心流感。

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和践行的生活方式——做一个幸福的行者,在自然山水间忘却小我,在暮鼓晨钟中洗涤身心,在静默行走中找回真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青音老师畅谈

青音老师说,在现代社会,行者,亦可解读为“行走的人”、“行动的人”、“践行的人”,而殊途同归,哲学文学心理学也都在教会我们同一件事——觅得幸福的同行者,做个幸福的行路人。

期待在“成为幸福行者,活出内在丰盛”的路上,与你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初夏,五天四晚

在熊野古道中徒步静心

在山寺宿坊内素斋净心

在千年古寺中禅定修心

在自然天地中回归真心

在生命舞动中链接初心

在心力提升中找回信心

在人生至少一次的朝圣之旅中

找回生命能量,重启幸福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