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调查发现,18岁以上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于100-125mg/dL)盛行率约25%,等于每4人就有1人处于糖尿病发生的高风险中。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大多没有症状,必须要靠定期血糖检测才会发现。但想要预防糖尿病上身,该怎么做才对呢?家医科医师表示:「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如何把握糖尿病前期的黄金时间,积极逆转、预防其恶化相当关键。

糖尿病前期等于罹患糖尿病吗?

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前期」?是否等于罹患糖尿病呢?养生专家表示,糖尿病前期指的是人体血糖值持续介于正常和罹患糖尿病两者之间的现象。一般来说,健康民众的空腹血糖值约介于70~100mg/dl左右,一旦空腹血糖值超过126mg/dl,就可视为糖尿病。

而糖尿病前期指的便是,空腹血糖值介于100mg/dl以上~126mg/dl以下的情形。虽未达到确诊为糖尿病的标准,但因为此时血糖一样有偏高的问题,因此仍旧会增加神经、眼睛、肾脏等器官、部位的病变风险。

若民众未正视其严重性,好好积极控制血糖,未来演变为第二型糖尿病的机率相当高,对于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更是不容小觑!因此,虽然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无显著症状,但民众若发现自身在没有刻意减重下,体重明显下降、伤口愈合力变差,就要留意可能是血糖波动太剧烈所引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逆转糖尿病前期,4大保健非知不可

要预防血糖超标,避免糖尿病前期找上门,甚至是已有糖尿病前期困扰的朋友,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逆转劣势、不让血糖高居不下呢?日常生活饮食谨记下列4大保健要点非常重要:

要点1/定期检验血糖:

养生专家指出,临床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其实与家族遗传、先天基因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养成每半年定期抽血检测的习惯,积极预防为佳。至于已经确认有糖尿病前期民众,则应依照医师建议,每2~3个月定期回诊检测血糖。

要点2/维持标准体重:

肥胖是造成高血脂病史、代谢症候群上身的关键元凶,当人体身体质量指数(BMI)或腰围超标,会增加「胰岛素抗性」的风险,影响人体胰岛素正常分泌,使血糖代谢易出现问题。所以,避免糖尿病上身,民众应积极控制好以下指数——

●人体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值为18~24。

●健康成人腰围标准:男性腰围应小于90公分,女性应小于80公分。

要点3/改变饮食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慎选吃下肚的食物品质也很重要!事实上,相对于直接减少食物分量,选对低升糖指数(GI值)的食物,对于有血糖控制需求的民众来说,更是相当重要。就以主食来说,与其选择高升糖指数的白米饭,富含膳食纤维、GI值相对较低的糙米,会是比较好的替换选项。

不过,要提醒的是,除了蔬菜可以多吃以外,民众切记不能因某食物升糖指数低,就毫无节制的大吃,在肉、蛋、豆等蛋白质、脂肪、水果等食物的摄取上仍应维持适量较有保障。保持均衡饮食下,更要避免接触烟、酒等有害刺激物。

要点4/养成运动习惯:

久坐、缺乏运动也是造成现代人容易陷入肥胖、血糖控制不佳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避免胰岛素功能失常,平时养成「运动531」的习惯,也就是一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分钟,心跳速率每分钟达110下,都是有助血糖控制、稳定的好方法。至于运动方式上,并不用拘泥形式,不论是走路、快走、慢跑等,只要能长久地维持下去,都是不错的选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