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沈飞接到了国家的重托,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新型的米格-19P战斗机,这是一款苏联的先进战斗机,设计精良,性能卓越。然而,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由于苏联的疏忽,关键的工艺规程并未随图纸一同移交,这对沈飞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尽管有苏联顾问的不断提醒下,但沈飞的负责人还是没有意识到了工艺规程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始的扩建与命名
1952年7月,中国政府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决策,将位于沈阳的国营112厂扩建为喷气式飞机制造厂。此举标志着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沈飞)的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在喷气式战斗机制造领域的全新篇章。这个决策的背后,是国家对航空工业战略重视的显现,以及为实现航空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坚定决心。
在1952年的那个夏天,112厂的工作人员接到了关于厂区扩建与设备升级的通知。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建筑材料和先进机器设备的运抵。整个厂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是建设的声音。铲车和推土机日夜不停地工作,为新工厂的建设铺平土地。工人们分工明确,一部分负责建筑施工,一部分则开始安装从国外进口的机床和装配线。
扩建过程中,112厂不仅仅是在物理设施上的扩张,更涵盖了技术力量的整合与提升。为了培养足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112厂与国内多个技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接收实习生,并举办多期技术培训班。这些举措确保了工厂能够拥有一支既懂得基础操作,又能掌握前沿技术的工作队伍。
与此同时,厂区内部的布局也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飞机生产的特殊需求。新厂房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生产线的合理流程,从原料进库、零件加工到组装检测,每一步都旨在最大化效率和安全。此外,还特别增设了质量检测中心,以确保每一架飞机的生产都达到国家标准。
厂房的主体结构建成后,紧接着进行的是内部设施的安装与调试。来自国内外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技术挑战。他们安装的大型压力机、铣床和磨床等设备,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这些设备的引入极大提升了飞机部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