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阿联酋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的序幕缓缓拉开。这场以合作对话为主题的气候盛会,聚集了全球各国的代表,共同寻求全球气候危机这个当务之急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不无忧虑地指出,此次大会是在全球最热的一年举行的,这预示着一个决策时刻,暗含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信息:若参会各方不能形成统一战线,人类恐怕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挑战。

值得庆贺的是,大会第一天即传来喜讯,160多个国家的代表们一致通过了“损失与损害”基金启动的议题,并为此出资4亿美元。这一突破性的进展,给处于气候变化风暴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满怀希望的支持和援助。

从激烈争论到最终达成共识,这一融资计划象征着近些年气候变化大会的最大焦点问题之一取得了有效成就。尤其是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目标,如今终见曙光,这不由得使人对于大会能达成更多实际成果信心倍增。

然而,各国的认捐额度却显露出了现实的鸿沟。阿联酋和德国各出资1亿美元,英国贡献6000万英镑,而平时在气候议题上声音最高的美国,只给出了1750万美元,而日本也仅有1000万美元。

这一情况显示出在气候问题上倡导者与实际行动者之间的差异,让美国的真实意图暴露无遗。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历史累积碳排放第一大国,其承担的全球气候变化责任实在是少的可怜,不少国家代表都对美国发出批评,称美国实在是令人失望。但是美方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完全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

其实美国确实应该感到脸红,有外媒曾经直接对美国发出质问,美国究竟要在全球气候问题上虚伪到什么时候?美国一直在倡导国际社会注重气候问题,可是自己却有很大野心,美国经常呼吁其他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可是自己却不愿付出努力。这种双标嘴脸,已经成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主要形象。

同时,美国的双重标准在太平洋岛国议题上更加凸显。一边是在外交问题上与太平洋岛国积极拥抱,另一边则是在太平洋岛国关切的气候议题上,拿不出太多的帮助。美国的真实目的已经越发透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已经很难掩饰其背后的短视和吝啬。

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美方这次在气候大会上,还在努力和中国拉近关系。在中美气候领域合作方面,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已公开表示,美国准备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影响全人类的气候威胁。

这番表态被解读为美国在中美气候博弈中再一次“举起了白旗”。其实在此之前,克里已经对中国举过三次“白旗”了。从7月份克里访华,到9月份克里强调,希望和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加强合作,再到11月份,克里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的接触,都显示了克里及其背后的美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的柔软姿态。

美方现在对华态度的转变,自然有一定必然性。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美国一系列对中国的打压和制裁使得两国关系紧张至极。佩洛西访台挑衅,以及美方对“气球事件”的炒作,都使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在此背景下,唯有气候问题上的合作,成为中美之间少数可以有效进行的对话的渠道。美方的态度已经从围堵转为低头,试图以气候合作为契机,重启中美在其他领域的对话。

而这只是一方面,具体来看,美国在气候问题上主动和中国合作,也是因为中国在此领域的成就十分耀眼。中国在气候领域的贡献不容置疑,采取了多项实质性举措,而美国政府在环保领域反复无常的举措反倒引人关注。美国的环保政策真的需要进行改进,而中国的环保经验或许能提供一些灵感。所以美方才会如此积极的和中国展开对话。

总的来看,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为背景,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疑问,国际社会是否真的做好了要在各国间建立共识、共同解决气候危机的准备?部分国家是否真的已经准备摒弃短期利益,迈向长远的全球合作?

本届大会已然成为一个检验国际合作真实性的试金石。面对气候变化的深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成为救世英雄,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孤立无援地面对挑战。为了我们共有的未来,让我们期待各国可以深化合作,为全球气候问题带来真正的转变,而不止是一纸承诺。

如此看来,联合国气候大会不仅是围绕气候议题的集中讨论,更是对各国责任和角色的公开考量。我们将关注并深刻分析每一个承诺和每一项决策,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地球的未来,也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稳固。